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2023-07-02 09:03:52 75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6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更为深刻地进入文化和文明的层面,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今天,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

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XX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实践意义和基本内涵,再到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点阐述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内涵越来越丰富。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就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94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