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郑彬张玉红【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摘要】大学生实习安全事故频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辨识不同实习类型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实习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符合专业风险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实习期间安全管理、建立实习安全事故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实习安全管理模式,保障大学生实习安全。【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关键词】实习安全;风险特性;安全管理
1大学生实习类型及特点
实习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工作相对照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有效途径。相对而言,工学、医学及师范类高校对学生实习的要求较高,实习时间也较长。我国高校对学生实习的类型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实习目的通常可分为三大类: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1.1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是结合所学专业组织大学生到相应的单位实践,通过参观、调研、体验等活动,了解工作环境、业务流程、行业发展等,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实习时间较短,多为1~2周,并以集中实习的方式实施。
1.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以实际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它既是对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也是通过一线
工作使大学生体验职业环境、锻炼操作技能、学习管理知识。生产实习大多安排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实习时间至少2周,以分散或集中实习的方式实施。
1.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到对应单位进行的实践活动,在实际工作场所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既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学校与社会之间桥梁的作用。毕业实习时间较长,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为主。^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
2实习期间安全隐患分析
2.1安全事故类型
从大学生实习类型来看,专业认识实习以参观生产过程、增强感性认识为主,学生一般不直接动手操作,实习过程由教师带领、以集中形式组织实习,因而较少出现意外事故。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期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尽管大学生在校学习已经掌握了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3020608);2015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5BJL009);2015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改项目(02140101)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
40
万方数据
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实务操作经验不足,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对大学生实习期间安全事故进行连续、完整的统计,教育部在推行实习责任保险中曾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作抽样调查,根据《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2013年度报告》数据统计,机械伤害、跌倒摔伤和交通事故分别占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事故的22%、21%、13%,成为实习安全事故最主要的三种类型。除此之外,餐饮、住宿、财产等方面安全也是常见的事故类型。
2.2实习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1)实习项目危险性。以工科学生为例,他们大多在生产企业实习,通常需要动手操作机器设备,上岗前培训不够、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实习过程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疏忽或应急能力不强,都容易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意外事故。
(2)实习环境危害性。高温作业环境容易发生烧伤烫伤事故;存在有毒有害或腐蚀性物质的实习环境,一旦防护措施不当或疏于防护,身体就会受到伤害[2];噪音大的工作场所不仅容易使人产生焦躁情绪,长时间实习还会引起听力下降;野外实习环境(例如地质类专业)易发生蚊虫叮咬带来的伤害。
(3)出行安全风险。由学校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全程带队负责的实习活动比较安全,极少发生事故,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大多是分散式进行,学生需自己乘坐交通工具到实习地点,上下班途中面临交通事故风险。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
(4)饮食及住宿风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较统一的时间安排,而实习期间、尤其是顶岗实习期间,每天工作量与正式员工相同,劳动强度大,生活节奏与在校期间不一致,在外就餐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发生胃肠疾病或食物中毒。异地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住宿管理不严格情况下,违规用电、用气带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5)其他风险。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与人交往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人身、财产安全都面临风险。实习期间劳动报酬较低,与正式职工同工不同酬使大学生产生较大落差,从而带来心理安全问题。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