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纪委监委要练好日常监督的“基本功”

2023-05-30 07:03:52 100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调研报告:纪委监委要练好日常监督的“基本功”

 

无论是党章还是宪法、监察法,都明确规定了各级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是监督。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强化日常监督执纪。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纪律始终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在思想教育、干部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更多#最新热点素材,请关注公众号:@【老*君】%,微信:【lc&zwk】,更多素材,请认准平台,谨防被骗]

然而,在基层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日常监督能力不足、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合力不够等问题。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机关应进一步拓展深化监督职能,强化队伍建设、丰富监督手段、发挥监督合力,切实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一、基层日常监督“短板”及原因

能力不足导致“监而不督”。一是专业能力不足不会督。梳理近年来查处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不少涉及会计、农村“三资”、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然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中具有法律、审计、会计等专业背景的占比较低。特别是监察体制改革后,如何深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按照监察法要求和“四种形态”标准对几何倍数增加的监察对象开展日常监督,更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思维模式固化不想督。在“重审查调查轻日常监督”偏差认识的影响下,有的仍倾向于查办大案要案,而对日常监督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站位不高、思考不足、能力不够,无从下手,抓早抓小意识不强。三是缺乏担当意识不敢督。主要表现为“三怕”,即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同时,受熟人社会影响,有些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拉不下脸面,弱化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手段单一导致效果不佳。一是常规性监督检查针对性不强。“监督不带电,虚设高压线”,当前监督工作“抓手”不少,如信访举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四风”专项察访、专项督查等形式,但往往因为缺乏定向出招、精准点穴,力度打了折扣,削弱了监督的威慑性。二是有效实施“八小时外”监督的方法不多。从基层纪委监委查处的案件来看,被处分对象的违纪违法行为不少发生在“八小时外”。这除了被处分对象自律不严以外,缺少有效监督检查的“他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分层分类警示教育深度不够。当前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虽然在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受资金、人力等影响,还存在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现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教育不足,导致警示教育普及性有余、针对性不足、嵌入感不强。[更多最新%热点素材,请关~注公众号:【君】,微信:【微信:bbxzwk】,更多素材,请认*准平台,谨#&防被骗]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纪委监委要练好日常监督的“基本功”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515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