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员调动背后,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和运行逻辑

2023-04-26 17:20:30 748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体制内人员调动背后,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和运行逻辑

很多人关心这个,正好说说。只谈实操,不纠结于文件规定。

体制内人员调动的规律是:领导就是不想动,也会被经常调动;而员工就是想动,也只能在一个单位憋下去。仿佛只有领导需要交流,员工就可以永远不动了。

当然了,不管是为了更高的平台,还是为了回归故里,客观上很多人有调动的需求。

没有条件,就只能创造条件,于是便有了这期关于调动的话题。

(我们尽可能讲清楚各个环节和逻辑)

一,需求

首先,调动的核心是有人要。

干部调动是个挺复杂的事,但不管怎么说,目标单位要你去,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大家要知道,虽然很多人主观上有调动的意愿,并在背后起了推手作用,但面上这还是个组织行为。

调动本质上是组织意愿而不是个人意愿。

举个例子,公考、遴选,都属于公开的入职通道,个人可以自主选择上或不上,并通过竞争来实现愿望。

而调动则完全是被动的,个人不能控制说哪里应该调我去,是组织有需求、有安排,才有了调动。

所以,目标单位需要正是体现这一组织行为的核心逻辑。

因此,很多人都想往高层级部门调动,但这一切并不可控。

组织是个抽象概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领导,但又不仅仅是领导一个人的事。

它更像是一整条链路,链路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只有当整条链路都打通的时候,调动才能够成行。

二,目标单位

在调动逻辑中,目标单位比原单位重要的多,主要是因为:

第一,原单位是把人送出去,送人走,就意味着切断了劳动关系,今后就不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和责任,所以原单位在调动中风险不大。

相反,目标单位是进人,进人意味着建立了新的用人关系,将来是要套牢一辈子的,所以目标方责任大,自然也更关键。

第二,编制这个东西,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编制值钱而人不值钱。(官员要是没了位置很可能一文不值)

既然是资源,那么对目标单位,调动是占编;对原单位,调动是空编。

所以目标单位要拿出编制,从动力上更吃劲。

第三,正如前述观点,调动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其动议的始作俑者和实操者只能是目标单位。

不管怎么说,目标单位才是人员调动的定向发起者。原单位不存在主动送人、也不知道往哪儿送,只能是被动等待的。

综上,调动的实质,是目标单位要人,而且是指定要某个具体的人,这也是调动比考公、遴选牛逼的地方。

但现实中,目标单位之所以要你,必定是有其原因的。

比如,你是空缺岗位的急需人才;是对口条线看中的业务骨干。

或者,更普遍的、就是权力和关系运作的结果。不然,目标单位非亲非故,凭啥指名要你呢?

当然,至于这里面的背景关系,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

三,原单位

原单位在人员调动中承担微妙的角色。

刚才说了,原单位是被动方,风险也不大。理论上放人即可。

尽管如此,人家虽没有主动权、却有否定权。

因此要注意,两种情况下,原单位可能不放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体制内人员调动背后,各环节的关键问题和运行逻辑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416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