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XX大心得体会

2023-04-21 09:03:52 5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高校教师XX大心得体会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倡导和培育创新文化,并以创新文化体系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创新制度、创新活动培育时代新人,可以更好地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创新精神文化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它是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些丰富的创新精神文化是创新文化培育与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基础。

1.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基础。新时代,以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基础。当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改革创新日益成了新时代的主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聚焦时代精神,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才能培养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和识变求变应变的时代新人,不断推动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其一,以包容开放思想培育时代新人。清朝的“闭关锁国”阻碍了当时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的传入,盲目自大的“天朝帝国”思想观念已经注定近代封建王朝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只有用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思想情怀吸取各国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底蕴,培育时代新人。其二,以强大中国精神培育时代新人。通过强大的中国精神的熏陶,让时代新人能够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涉险滩,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开展必须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内在核心。其一,以思想追求培育时代新人。科学精神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潜质,与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正确的思想不仅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也更加有利于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要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崇高理想信仰,争当具有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不畏险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的时代新人。其二,以批判创新培育时代新人。勇于探索在批判创新中进行,批判创新推动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批判创新中进行和发展,要培育时代新人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其在批判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进而推陈出新。其三,以试错体验培育时代新人。人是在试错模式中发现错误、面对错误、纠正错误,激励时代新人勇于探索,敢于试错,对培育时代新人的挫折意识和不屈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3.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育时代新人。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自觉践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其中,就包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创新精神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具体体现为:其一,以首创精神培育时代新人。2018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要培育时代新人的首创精神,让其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其二,以自我奋起培育时代新人。敢为人先就是从内心深处激发自我奋起的精神。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要路径。自我奋起推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源于自我奋起。只有不断激发时代新人的自我奋起精神,才能让时代新人在自我奋起中自主创新,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教师XX大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877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