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古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并作出阐释:“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这句古语出自苏轼的名篇《思治论》,原文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苏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古代那些成功的人,他们能向最难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靠的是什么呢?对此,他给出答案:“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也就是说,在理想已经确定、目标已经明晰的情况下,就应当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矢志不移、攻坚克难。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够获得成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苏轼举了一些历史中的典型例子,指出他们成事的原因,都在于具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远见与勇气、决心与气魄。
古往今来,凡成功的事业,无不与困难和险阻相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长城、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正是因为它们体现了我们民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迎难而上、坚不可摧的意志。古代文学作品中,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信念,也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担当,亦有“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执着。司马迁忍辱负重,数十年殚精竭虑铸就史家之绝唱;玄奘西行取经,前后历时近二十年、五万里行程;李时珍尝百草,遍阅数百种书籍、记录上千万字笔记,二十余年成就《本草纲目》……回看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永葆高远的志向不堕、永守前进的定力不渝,哪怕万水千山、千难万险,始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体现了立志高远的胸怀、遇难不惧的定力。迎难而上,并非逆潮而动,恰恰是在迷雾重重中看到了历史前进的规律与方向,于是克服一切困难,也要不断向前走去。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千百年来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风雨、不屈不挠、砥砺前行,书写出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从那一刻起,我们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爬雪山、过草地的坚定无畏,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从“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豪情,到“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的攻坚魄力……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忘记为何出发,为谁奋斗,“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
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总是在接续奋斗中前进。今天的中国,已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让人们看到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气度、一个百年政党面对未来的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这种浩然之气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奔涌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让我们无论前路多难,始终不忘初心,不渝其志。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人民子弟兵永远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让我们向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们致敬!”
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高度评价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充分肯定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情致敬守护家园的忠诚卫士们。全军官兵要牢记统帅重托,投身强军伟业,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军队自成立起,就高举着党的旗帜,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90多年来,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当好“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根本职能,揭示了我军的真正价值所在。
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一年来,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人民军队展现出新时代强军风貌。”从进行国庆大阅兵到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从举行海军、空军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到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人民军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如磐信念和有力行动,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当好“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要求军队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不断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新年刚过,习主席就签署中央军委2020年1号命令,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吹响了新年度练兵备战的时代号角。“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面对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全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风雨无阻向前进,潮头勇立又一年。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新年前夕,习主席发表了2021年新年贺词,全面回顾2020年我国建设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热情讴歌神州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真诚致敬那些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平凡英雄,热切展望新的一年努力奋进的前景目标。习主席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的关怀、深情的祝福,必将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前行的动力,凝聚起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过去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过去的一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
过去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过去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探索创新成为了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
恢弘画卷,在勇毅笃行中铺展;精彩华章,在艰苦磨砺中书写。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新的一年,人民军队将聚焦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征程。习主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也完全有条件实现大的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全军官兵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乘势而上、迎难而上,在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努力开创新时代强军事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2021年已经启航,让我们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一往无前顽强拼搏
“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2023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深情回顾过去一年我们走过的非凡历程、创造的光辉业绩,激励14亿多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往直前、接续奋斗。
站在时间的交汇点上回望,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闯关夺隘、乘风破浪,让世界见证一个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一个个举世瞩目、载入史册的骄人成就令人心潮澎湃;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一次次锐意进取、勇毅笃行的改革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面前,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这一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但我们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未来。
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希望寄予青年。我们要锚定既定奋斗目标,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满腔豪情,意气风发走向未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点点星火,汇聚成炬。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手,只要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心,我们就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人的征程。当2023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神州大地,我们迎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必将凝聚起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强大合力。奋进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中国号”巨轮奋楫扬帆、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