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2023-03-25 08:03:52 77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核心提示: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广大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监督热情空前高涨,对党员干部的行政效能、社会交往和其他工作生活过程进行监督的能力不断提高。

群众监督是干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群众路线在监督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最广泛、最直接的监督,具有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强化群众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增强群众监督规范意识,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着重要意义。

一、群众监督的特点

相较其他监督方式而言,群众监督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广泛性。群众监督不分时间、不分区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监督主体最宽、监督面最广的监督方式。现行的干部监督机制更重视的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行为的监督,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即很容易出现问题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监督乏力。而群众监督恰恰因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可以弥补其他监督形式的不足,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及其他公务人员八小时以外的各种活动进行普遍的、不间断的监督。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日趋普及和发达,网民作为群众监督的一个重要群体,对同一问题也往往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和监督。

(二)多样性。群众监督的渠道多样、方法丰富、效果明显,从批评、建议、质询,直到信访举报、检举揭发都可以成为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与其他监督形式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群众监督的多样性使被监督者不易察觉、防不胜防,发现并提供的信息是一些其他监督形式所不易捕捉到的,大大增加了监督信息来源,不仅为纪律审查工作提供了线索,也有力推动了纠治“四风”、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等工作的开展。

(三)可塑性。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广大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监督热情空前高涨,对党员干部的行政效能、社会交往和其他工作生活过程进行监督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四风”、违反《廉洁自律准则》等违规违纪问题隐蔽性、变异性不断增强的当下,群众监督对“打虎拍蝇”乃至全面从严治党,还将持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尤为重视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如xxxx区纪委通过构筑“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监督平台、改版开通区纪委监察局网站、制定下发了《推行双向承诺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等措施为纪律审查工作提供了一批清晰具体的线索。但是总体看来,群众监督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监督者方面。

一是不愿监督。由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传统陈旧思想的影响,相关纪律宣传的还存在死角,部分群众监督的主动性还不强,一些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得过且过,不愿去监督。也有少数群众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认识偏颇,失去监督信心,从而不愿监督。

二是不善监督。由于监督者范围较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群众对党的政策法规、监督方法途径和监督程序规范不了解、不熟悉,导致群众只知道自己有监督权,而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行使监督权,极高的热情和不足的能力对比强烈,在监督过程或是举报信息模糊不清、或是反映情况超出纪检监察职能、或是惩处要求不合理,一旦所举报的事项调查的时间或结果未能满足其心理预期,就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三是不敢监督。还有一部分群众有监督的意愿,但是由于缺乏相应保护约束机制,而被监督的对象通常是各级组织、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这一人群贴近群众生活,致使群众基于惧怕心理,认为监督风险过大,容易遭到打击报复,对监督后果产生消极预见,因而不敢监督。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2490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