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主题党课讲稿: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

2023-03-26 08:03:52 77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中国经济体系拥有强大的韧性

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位居全球第一。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0年中国GDP增长x.x%,成为疫情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GDP增长x.x%,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名列前茅。即使在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复苏受挫的同时,中国经济依然亮点纷呈。在去年xx%高增速的基础上,中国对外贸易今年也取得了可观增长。按美元计价,今年x-x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x.xx万亿美元,增长x.x%,中国实际使用外资xxxx亿美元,增长xx.x%。这充分表明,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在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支撑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方面,使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和企业预期转弱;另一方面,使政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亟需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外部冲击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长期性,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外部冲击导致不确定性上升,经济韧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韧性既体现为经济体承受冲击和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也体现为经济体适应变化和不断变革的能力。我国经济体量大、潜力足、韧性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尤其重要的是,面对外部冲击,我国不但在政策实践上能够灵活应对,而且能够积极推动战略和理论层面的升级和完善。

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这里,“扩大内需”为何被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提出来?因为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支撑,在百年变局世界进入新动荡期大背景下,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把我国庞大的市场优势、内需潜力充分地释放出来,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具体来讲,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注意,在这里就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然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这就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间,我们对当前的经济局面所作的针对性回应。

二、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下面,我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具体内容看,首先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第一个方面,其一,我们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其二,我们并没有去输出中国模式,并没有强调中国的就是唯一和正确的,所以在后面讲到和平发展的时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第二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注意这个判断很重要,因为战略机遇加了一个风险挑战,变成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是并存的,这时候,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底线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有这样五方面的总结,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第一是我们人口规模巨大,“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xx个,人口总数不超过xx亿。中国xx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中这样指出。

第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另外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然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另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就是绿色发展,我们绿色发展的标准更高了。最后一个,我们还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之后就是实施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什么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因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容易,我们肯定要通过斗争,通过艰苦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叫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总体来说,我认为关于共同富裕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点就是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坚决的政策执行。第二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

讲完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之后,我们就进入比较核心的内容: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经济政策方面的核心论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所谓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关于新发展格局,我给出的判断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当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新发展格局也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新发展格局是什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我们就从经济逻辑论证一个命题:中国要实现经济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经济工作主题党课讲稿: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229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