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4篇)
第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广大年轻干部要执好“信念坚定、为民谋福、勇于斗争”之逐梦笔,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写下中国式现代化“青春诗篇”。
理想寻梦,执“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信念坚定之笔,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的青春诗篇。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信念坚定的基础,对党绝对忠心、拥护党的领导才能拥有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筑牢“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忠诚之魂,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用实际行动表明爱党就要对党忠诚、爱党就要知规明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真心爱党、坚定护党付诸实践行动中。要坚决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积极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等,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以政治过硬激发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初心筑梦,执“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为民谋福之笔,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青春诗篇。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要厚植“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为民着想、情系群众之事,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新办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始终将人民利益“置顶”,常思、常问群众之需,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斗争圆梦,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于斗争之笔,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诗篇。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再次向全党提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明确要求。百余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我们党始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广大年轻干部要锤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之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旺盛斗争精神,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要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以敢闯“虎穴”的冲劲主动扎根在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等攻坚克难的第一线,锤炼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第二篇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飯、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