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今年春节我也踏上许久未回的家乡——江西的“西大门”萍乡市。在走亲访友之际我深切感受到浓浓的年味、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及党的二十大带来的新气象。
经济转型有新招。萍乡作为百年老工矿城市,曾经依靠发展铸就了近代工业辉煌,它也注重在新形势下积极转型,大刀阔斧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合要素资源,大力实施双“一号工程”,加快构建“1+2+N”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
民生福祉有改善。为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我的家乡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重点改造了市图书馆、安源大剧院等文化场所。注重满足群众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建成了安源区社会福利院、萍乡市百姓老年护理院等场所。针对群众就业需求,升级打造全市统一的“萍乡市人力资源网(湘赣边人力资源网)”并投入运营,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营商环境有温度。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我家所在的萍乡经开区推出一系列政策助企纾困,设立了惠企政策兑现专窗,为市场主体提供惠企服务,实现多种事项一并办理,还开展企业特派员大走访行动,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有效激发企业活力。
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还有许许多多地方像我的家乡萍乡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下一步,我将把自身“小我”融入祖国“大我”,在勤学善思中筑思想政治之魂,在廉洁自律中树廉政之风,在勇于担当中务干事创业之实,以锐意创新的工作成效奋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
今年过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三个变化”。
一是人员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受益于党中央的疫情防控政策及时调整,今年很多亲人都返乡过年,并且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
二是灯光亮。今年一回到老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房子后面的水渠纳入了镇里面的污水处理工程,水渠两边修了护坡,铺了柏油路,安装了路灯,到了夜晚,路灯亮起,以前夜晚无人光顾的水渠现在成了村民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二十大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各类基础设施都在现在持续完善,我相信家乡的建设会越来越好。
三是年味浓。近年来,由于环保的压力,各地都不约而同出台了“禁燃令”,“禁燃令”虽然保护了环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年味,但是今年,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家乡让“生态环保”和“传统年俗”美美与共,允许定时定点燃放烟花爆竹,让今年的春节在“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年味更浓。
3
按照惯例,大年初一携着妻儿回老家拜年。见过父母,拜过祖先,闲暇之余便是寻找儿时的记忆。
家乡面貌展新颜: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人也还是那熟悉的面孔。往日的祖坟山上坟茔被迁往墓园,山上绿郁葱葱,曲道绵延;昔日散发着臭气的乌沙河,而今换了新裳,更了新名——欣悦湖公园。山上有人去爬山,河边有人去散步,老人背手信步,大叔端着相机,妮子手拉风筝,娃儿嬉笑追逐。这还是我儿时放牛的地方吗?是!却又不像。
家乡亲友干劲足:临近中午,家族聚餐是传统。一阵相互祝福过后,便是边吃边聊。感悟最深的的是,男士们聊的最多的话题是创业及致富信息,女士们聊的最嗨的是孩子和学习,个个精气神十足,就连本家原先最懒、最不让家人省心的四叔,自从在村里开设了快递存取点,兼卖一些杂货,日子也红火起来了。不禁让人感慨,城郊经济辐射作用太大啦!
家乡文娱变化多:午后,伴着暖阳叫上儿时玩伴陪我到村里逛逛。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老庚当起了向导,村委会增设了图书馆的功能;门前塘边上的护栏上写了些安全知识和诗词歌赋;原来的广告牌改成了LED屏,滚播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髓;老校舍摇身成了老年活动中心;最值得一提的是将祠堂改造成了村史馆,令回来的游子们泪眼婆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的家乡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芒照耀下,正书写着物阜民丰的美好生活。
4
踏着除夕的鞭炮声,我回到了家乡——千里赣江发源地石城县,这里是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烟叶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温泉之城,是江西赣州的一座温暖小城。
近年来,石城县因地制宜引导乡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老区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了,村容变美了,村民变富了,乡村治理也井然有序,乡风文明遍地开花。春节返乡,趁着亲人欢聚一堂,酒店宾客盈门,客人两手空空赴宴让很多外地人感到诧异,在红白理事会的倡议下,全县156个村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新风,“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成为了流行。不仅有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越来越多的“理事会”“议事会”出现在赣鄱大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扬帆起航。
5
鄱阳湖西岸,流光溢彩之地,是我的家乡南昌。在这里,大规模迎春烟花秀正精彩上演,礼赞幸福美满中国年。上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十万发烟花在空中依次绽放。璀璨的烟火、美妙的音乐、绚丽的光影,点亮了静谧深邃的南昌夜空,白鹤、江豚、滕王阁等南昌元素,展示了南昌历久弥新的城市魅力。
今日的她,红色更加鲜艳。南昌启动了城市基层党建“洪城红”行动,打造了274个“红色驿站”,组建了32个“洪城红骑士团”,设立了600余辆“党员红旗车”,党的旗帜遍插英雄城高高飘扬。
今日的她,发展更加强劲。“一枢纽四中心”布局起步,双“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大南昌都市圈驶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跨上7000亿新台阶,全市650个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00亿元。
今日的她,民生更加幸福。“国际湿地城市”见证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城市交通健康指数登顶全国第一,“15分钟公共服务圈”初具规模,“两整治一提升”描绘农业农村新图景,十大民生实事高质量按时完成。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春节回乡见闻12篇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220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