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2023-01-25 09:03:52 70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就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问题是破解时代矛盾、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为直接的着力点。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范畴,已经成为直接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核心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时代需求、社会矛盾最为直接的外在呈现,是理论的发端,贯穿、存续其生成、丰富、拓展的全过程。

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起始范畴,对欧洲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和时代发展任务问题的探索与揭示,直接催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萌生。作为指引人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伟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其之所以永葆青春活力,就在于能够“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有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回答不同时代议题、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确立了问题意识、坚持着问题导向,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民族化、时代化发展。“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欧洲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全人类解放事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探索与回答,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中国前途与命运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方案与方法指导。正是在问题意识指导之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全方位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问题,着力规避教条主义错误、程式化陷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条件下,问题导向已经实现了与道路探索、理论发展、制度创新、文明弘扬的深度耦合,使中国元素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践探索中得到了全面彰显,新时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规律性问题得到了深度诠释。【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动力。问题始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对于超越现有理论、激发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106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