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汇编(6篇)
目录
1.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百姓心坎上——我市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2
2.春风化雨润心田、“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活动综述10
3.踔厉奋发新征程,青心向党谱华章——XX团委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16
4.高举伟大旗帜凝聚奋进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活动综述19
5.讲出信心讲出力量——我省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团一周宣讲综述25
6.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XX市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综述29
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百姓心坎上——我市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综述
初冬的衡水大地,处处涌动着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校园课堂、在社区广场……连日来,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鲜活生动的解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领悟、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一、强势开局、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热潮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市委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专门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安排意见及宣讲工作方案,对宣讲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从战略管理入手,组织领导干部、专家教授、理论骨干等不同群体建立多元宣讲队伍,组建市委宣讲团、市委“走基层”宣讲团、“思想在心中奋进新征程”基层宣讲团,结合不同对象、不同受众特点,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在全市形成了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理论”、先进模范“讲感悟”、基层党员“讲收获”、草根名嘴“讲变化”的宣讲格局,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热潮。
市委宣讲团团长、市委书记吴晓华带头向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并深入桃城区衡丰社区、前王家村、河北艾科赛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宣讲,为全市宣讲工作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目前,市委宣讲团成员已开展调研宣讲8场。
组建市委“走基层”宣讲团,成立了“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6个宣讲分团,设立了秘书组和市委党校教师为成员的辅导组,按照“调研先行、逐级培训、试讲评价、全程评估”要求,建立起基层调研、学习培训、试讲旁听、示范宣讲、“码”上评价等制度机制,为开展好“走基层”宣讲奠定了良好基础。
10月27日,“思想在心中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首场基层宣讲报告会在故城县举行,党的二十大代表、故城县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居艳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具体事例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深入系统的阐释,拉开了全市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讲帷幕。连日来,居艳梅在乡村、企业、社区、学校等单位开展线上线下宣讲20余场,受众8000余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深入浅出、有血有肉,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
市级“思想在心中奋进新征程”基层宣讲团团长由市社科联主席担任,并聘请河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井朝顺和党的二十大代表居艳梅为副团长,精选草根名人、党校教师、党员干部、道德模范100余人加入。各县市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县域特色,按照“一县一特色”原则成立分团,首批成员144人。市直单位结合单位职责,突出领域行业特点,组建以党委(党组)书记为团长的市直特色分团,首批74家市直单位成立分团,成员584名,涌现出退役军人“老兵”宣讲团、妇女“巾帼”宣讲团、退休老干部“夕阳红”宣讲团、企业家“诚信”宣讲团、文艺界“文艺”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队,面向基层干部群众持续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引导人们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增强信心、汲取力量。
二、方法出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面对面现场宣讲,开展“新媒体+宣讲”“文艺+宣讲”等特色宣讲……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我市各级宣讲团、小分队深入基层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内容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真正让百姓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让二十大精神传万家。文明的安平美如画,高质量发展大步跨……”近日,安平县文艺小分队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朗朗上口的音乐快板,生动展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衡水落地生根的实践场景,不时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飞到”基层群众身边,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整合市河北梆子剧团、市评剧团等文艺团体,市作协、市书协、市摄协等艺术家协会,以及各县市区文化馆、艺术家协会、文艺志愿者等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组成100支“文艺轻骑兵”宣传小分队,举办千场“文化进万家”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鲜活生动的解读宣传。
近日,由衡水市评剧团编创的评剧唱段《祖国山河风光好》,在枣强县嘉会镇赵嘉会村演出赢得满堂喝彩;故城文化馆创排的山东快书《学习二十大创业建家乡》,以方言土语、身边人身边事反映时代大主题,成为乡亲们欢迎的“爆款”;在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深州乡野梨园文化大院,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的配乐诗朗诵《再筑辉煌》赢得阵阵掌声……快板、诗歌、小品、顺口溜、表演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
举办“空中看衡水影赞新时代”航拍图片展、书写“二十大报告金句”赠送给社区群众、开展诗文朗诵和线上音频共读活动、发放二十大精神读本……一支支“文艺轻骑兵”通过组织开展“大家写”“大家绘”“大家拍”“大家演”“大家读”等多个系列的宣讲活动,对抽象高深的“大道理”进行艺术化解读。在此过程中,一大批民间文艺团体纷纷加入,变“你演我看”为共同参与,甚至“唱主角”,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火热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推动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为拓宽宣讲渠道、丰富宣讲载体,提高宣讲效果,我市还统筹线上线下宣讲,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努力实现网上传播、网下共享。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景县退休教师高印荣在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讲堂,通过“云端平台”为全县3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宣讲二十大精神,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目前,全市基层宣讲团成员共制作推出线上宣讲视频和优秀文章百余个,打造“微党课系列”超过80多部,利用新闻客户端、微博、AAA公众号以及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广泛推广,累计观看点击量超过1000万人次。
市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了《动图笔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知识问答》《扫码读懂二十大报告》等短视频以及H5、长图等融媒体产品,用生动的画面、丰富的互动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通过衡水日报社、衡水广播电视台以及“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宣讲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三、榜样引领、让基层宣讲更有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需要先进典型感召鼓舞、示范引领。
连日来,我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千家万户。张志旺、孟凡领、魏志民、李鹤鹏、刘建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熟悉的爱心身影活跃在衡水大街小巷。
“小板凳”让基层宣讲“活”起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日前,在冀州区全国文明村岳良村,全国道德模范张志旺搬着“小板凳”来宣讲了。张志旺结合自己参军报国、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真实经历,声情并茂地给乡亲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鼓励在场的年轻党员接续奋斗、建设家乡。
二十大精神到基层,爱心小院暖融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彰显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桃城区河西街道的“老孟爱心小院”内,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孟凡领用通俗易懂、简短精悍的语言,讲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意义,也分享了自己退休后志愿服务的感受。周边居民和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谈变化、议前景,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在武强县,“中国好人”李鹤鹏、“河北省道德模范”刘建峰、“衡水好人”张梦秋、“衡水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时振松走进社区、乡镇、商场等,结合自身岗位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心得体会,确保入脑入心。
在安平县,由“河北好人”魏志民等20余名道德模范组成的“红色网都·楷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团,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分众化、多样化开展宣讲活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在冀州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小红帽”义务宣讲员等群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盘活用好基层“红色资源”,迅速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好推动家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分享者和助力者。
“说的都是些实在话,讲的都是实在事。咱一听,还就是那个理儿。”“原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离咱老百姓的生活这么近!”“他们讲的都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听起来很熟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像他们一样,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学习身边榜样,交流听课感受,领会二十大精神,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收获满满。
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合力
思想在学习中升华,力量在行动中凝聚。一次次生动的宣讲,犹如春风化雨,加深了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一场场精彩的报告,好似策马扬鞭,激发起大家干事创业的干劲与激情。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听完宣讲,思路更加清晰了、目标更加明确了、行动更加自觉了、工作更有招法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讲得很实在,说到了我们的心里。听了宣讲,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好、运用好,带领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造福一方百姓!”冀州区岳良村党支部书记冯红星满怀激情地说。
生物降解移动环保卫生间可实现一次注水多次循环使用;智能超声波水表除满足单纯的计量收费外,还能扩展到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石墨烯发热服饰,让人无惧室外零下30℃低温……走进衡水创新港,一项项新兴产业成果让人耳目一新。“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衡水创新港将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精气神,加快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基地,以高质量项目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衡水争先进位、勇闯新路作出更大贡献。”衡水创新港管委会主任张庆六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我们就要努力接好这一棒。”衡水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子纷纷表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的人才,也需要很多动手能力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将来积极投身衡水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截至目前,我市已组织200余名宣讲团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每一场宣讲既是一次生动的理论辅导,又是一次深入的思想动员。
锚定更高目标,步履铿锵不停。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衡水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春风化雨润心田、“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活动综述
连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足迹,“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在乡村、企业、高校纷纷展开。宣讲以宏大视角、鲜活事例,深入浅出、现场互动,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进行生动阐述。
春风化雨润心田,砥砺奋进新征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一、形式出新意——深入鲜活的现场,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工厂车间、校园课堂、村民堂屋、环保一线……湖湘大地上,处处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11月18日,长沙经开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车间,长沙工程机械企业代表、长沙经开区负责同志以及70余名山河智能职工代表聚精会神,聆听“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
大家通过大屏幕播放的画面,重温两年多前的难忘时刻。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山河智能考察,对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给予肯定。
两年多来,山河智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营业收入迈上百亿元新台阶。目前,山河智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200多个规格型号的高端装备产品,获得专利技术1300余项。
智能化的生产线催生效率革命,新出产的挖掘机即将奔赴远方……如今,总书记考察过的车间成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课堂”。
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施成富家的堂屋成了议事厅,挤满前来听宣讲的乡亲们。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施成富家的院坝上,提出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指引下,经过8年艰苦奋斗,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湖南发展史上的又一奇迹!
如今的十八洞村,拥有特色种植、苗绣、劳务经济、乡村旅游、山泉水等5大稳定产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201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8万元。
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也是十八洞村的一次发展策划会。讨论发言阶段,村民踊跃发言。说到动情处,苗语、汉语并用,掌声阵阵。
在岳麓书院,师生们边走、边学、边听宣讲;在马栏山,大家走进园区探讨交流;在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宣讲者、听众团团围坐,宣讲热情洋溢,讨论气氛热烈……系列特色主题宣讲,走出会议室,深入鲜活的现场,一改“你说我听”的形式,以“群众爱听什么讲什么”的方式宣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
二、内容接地气——语言热气腾腾,学出绝对忠诚使命担当【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在北京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代表激情澎湃;回到家乡宣讲,他们语言热气腾腾,与乡亲互动交流、打成一片。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择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主题宣讲。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讲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让大家坐得住、乐意听、记得牢。
在岳阳市“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党的二十大代表董敏芳回忆起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现场聆听报告的场景,仍然激动不已。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从湖北荆州石首港登岸乘车进入湖南。考察的第一站,便是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总书记强调:“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这为董敏芳从事的农业产业锚定了发展方向。
“多种粮、种好粮,肯定能增收致富!”她说,将和农民朋友一起,为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在谋发展的同时“守护好一江碧水”,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化为最朴实的自觉行动。
激荡思想伟力,践行使命担当!
在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黄四平、陈艳、周宇坤3位党的二十大代表一齐发声,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牢记打江山、守民心的初心使命”主题进行宣讲,与干部群众就沙洲村振兴交流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后,沙洲瑶族村成了人们向往的红色村庄。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陈艳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至上”的情怀与担当,引起台下基层干部的热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