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讲话汇编

2022-09-03 14:32:19 127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1.在全国维稳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强化三项责任打好三场硬仗

2.在政法系统媒体部门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政法新媒体“三四五六”创新举措

3.在陕西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的讲话:增强“六性”做到“六个三”

4.在全国扫黑办主任会上的讲话:“三个更强”“五大问题”“四个力”

5.在“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四化”“四强化”

6.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方法论不断提高新时代政法工作领导水平:牢固树立“六种思维”

7.在中央政法委机关学习会上的讲话:“七个正确把握”“七大机制”

8.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树立“五个导向”优化“四大体系”增强“七大能力”

9.在中央政法委机关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聚焦政法工作“十大抓手”

10.在全国政法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做好“五个优化”处理好“五大关系”

11.在中央政法委机关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的讲话:政法机关党的政治建设要抓住“九个根本”

12.在全国扫黑办第二次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破解“十个问题”

在全国维稳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强化三项责任打好三场硬仗

2018521日)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打好排查防御仗、难题歼灭仗、应急处置仗“三场硬仗”,切实强化地方属地责任、部门主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三项责任”,切实化解不稳定因素,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叠加期,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样。近期以来,社会稳定风险呈现一些新动向新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我们要把握维稳领域重大风险的趋势、特点,强化排查、防范、化解、处置等各个环节,努力把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动权。

要坚持消化存量问题与防控增量问题相统一,改进工作方法,同步同向发力,打出“组合拳”,着力打好“三场硬仗”。打好排查防御仗,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探索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重大问题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提前发现、准确预报、精准预防。打好难题歼灭仗,对一些长期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统筹谋划、综合施策,集中攻坚一批重大利益诉求问题。打好应急处置仗,加强处置对策和机制研究,分类制定预案,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要真抓、敢抓、善抓,强化落实“三项责任”,推动各项维稳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强化地方属地责任,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承担起属地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严防矛盾上交、问题上行、风险外溢;建立和坚持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制度,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切实做到“替老百姓解难、为党中央分忧”。强化部门主管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管领域管业务、也必须管稳定”的理念,统筹指导推动主管行业领域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发挥保障职工权益、化解内部矛盾的主体作用,完善内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好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行业平安稳定。

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强化督导问责,对涉稳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领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矛盾化解不及时,导致发生重大问题的,要严肃问责。

在政法系统媒体部门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政法新媒体“三四五六”创新举措

2018525日)

政法新媒体“三四五六”的创新举措:应对“三大挑战”,开展“四大宣传”,提升“五个能力”,抓好“六项保障”。

一、应对“三大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当前,政法舆论环境总体上趋稳向好,但也要看到,新形势下政法宣传舆论工作要应对三大挑战:

——要应对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带来的挑战。政法工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点领域,能否打好、打赢这场斗争,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也是对政法宣传舆论工作的重大考验。

——要应对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带来的挑战。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更加强烈,把政法工作及时有效宣传出去,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支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要应对传播格局持续发生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网络空间已成为“第二战场”,成为信息策源地、舆论生成地、思想集散地。政法宣传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没有完全跟上,特别是运用新媒体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络新媒体粉丝量不够多、活跃度不够高、话语权不够大、影响力不够强,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了政法宣传舆论工作效果。

二、开展“四大宣传”

政法宣传舆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以深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主线,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政法工作实际,着力做新做强政法正面宣传,着力打赢政法领域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着力提高政法宣传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新时代政法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撑。

要着力开展“四大宣传”:

——大力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选题设置、内容策划,运用主题采访、理论文章、评论言论、高端专访等诸多形式,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大力宣传政法机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之事的坚定决心、有力举措、重大成效。抓住人民群众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恨,精心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宣传报道,让人民群众有更踏实的安全感;抓住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的怨,精心做好执法司法规范化的宣传报道,让人民群众有更真切的公正感;抓住人民群众对门难进事难办的烦,精心做好政法机关改进公共服务的宣传报道,让人民群众有更充分的获得感。

——大力宣传政法领域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紧跟政法改革的新部署新进展,紧跟基层一线政法工作的新实践新创造,充分宣传报道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

——大力宣传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政法队伍是一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要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力度,聚焦政法英模感天动地的大事迹,挖掘一线干警平凡小事的闪光点,讲好他们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的动人风采。

三、提升“五个能力”

当前,新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平台。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大做强政法新媒体,不断提高网上宣传引导能力和水平。

要着力提升“五个能力”:

——提升政法新媒体的网上斗争能力,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化时代,我们既要在网下战场打胜仗,又要在网上战场打胜仗。要加强政法网络舆论阵地管理,认真落实“三同步”理念,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决不给错误观点和有害信息提供传播平台。

——提升政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能力,下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媒体上来。当今世界,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互联网就是新战场,新媒体就是新战力。要下决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新媒体上来,真懂新媒体、善建新媒体、会用新媒体,把主要人力财力物力投向新媒体建设发展,尽快实现事业发展的战略转移。要不断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构建起政法系统新媒体、社会网站政法频道(网页)、正能量的社会自媒体“三合一”的政法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

——提升政法新媒体的品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政法新媒体在网络舆论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让亿万网民在众声喧哗中听到党的声音,是我们做政法宣传舆论工作的同志在新时代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也是实践中最为紧迫的任务。(请关注:笔杆子参考公众号)

互联网世界,品牌就是吸引力,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要把打造新媒体品牌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政法媒体的主体作用,发挥政法机关的主推作用,力促形成一个或多个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品牌账号,做大做强做响政法新媒体品牌,把政法系统新媒体建成网上斗争第一方阵的排头兵。

——提升政法新媒体的话题设置能力,牢牢掌握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导权、话语权。谁能够敏锐抓住话题、科学设置话题、巧妙运用话题,谁就能掌握网络舆论场主导权、话语权。政法领域最不缺的就是话题资源,揭开面纱即可引爆舆论。要善于打造高端话题,传播权威声音;要善于设置特色话题,满足公众知情权和求知欲;要善于制造热点话题,展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形象。

——要提升政法新媒体的“引关圈粉”能力,把越来越多网民变为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粉丝。网络舆论场上,粉丝量的多少,既是衡量影响力的重要参数,也是检验战斗力的重要标尺。要坚持内容为王,加强组织策划,用足用好用活政法领域大政、大事、大案等引人题材和政法系统“网红”名人的自带流量,持续制造热点话题、推出爆款产品,提升政法新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要创新表达方式,善于运用网络传播形式制作政法宣传产品,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讲好政法故事,尤其要做精做实做活做靓标题,让人一看标题就被吸引住、点进来、看下去,当然,我们不能搞“标题党”。

四、“抓好六项保障”

各级政法机关特别是一把手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政法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

要着力抓好“六项保障”:

一要抓导向。把舆论导向牢牢抓在手上,对政法媒体办报办刊办网方向,要时刻关注、亲自过问;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要亲自出思路、出题目;对重大报道评论稿件,要亲自审核把关,确保政法媒体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把好舆论导向,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传播正能量。

二要抓班子。把那些党性坚强、忠诚核心,讲政治、懂媒体、会管理、善经营的干部选拔到政法媒体党委、编委班子中来。

三要抓人才。政法新媒体要在互联网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拥有新媒体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要研究制定用人留人新政策,如设立首席记者、首席小编、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官等高级人才岗位,探索实行协议薪酬等待遇政策,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要抓改革。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政策、创新的办法,推动政法媒体事业创新发展。要创新媒体经营管理,强化市场理念,鼓励从市场找出路、向经营要效益,创造政法媒体的增长点。

五要抓政策。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研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把网站点击量、稿件阅读量、平台粉丝量、报刊发行量、经营收入量及其增长率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优绩厚酬、兑现奖惩,鼓励写好稿、出精品、创品牌。(请关注:笔杆子参考公众号)

六要抓大V。互联网时代,大V就是影响力。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着力培育扶持一大批政法系统自己的大V、“网红”名人。

在陕西省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的讲话

增强“六性”做到“六个三”

201866)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前一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不断增强认识的深刻性、部署的衔接性、推进的平衡性、打击的持续性、斗争的策略性、治理的协同性,掀起新一波扫黑除恶强大攻势,不断把专项斗争引向深入。

一、增强认识的深刻性,做到“三个到位”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对照中央部署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再提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确保专项斗争不偏方向、不走过场。

——对专项斗争的重要性认识要到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之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对黑恶势力的危害性认识要到位。黑恶势力是国家和社会肌体上的毒瘤,一日不除,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无法持续,民主法治就无法彰显,基层政权就无法稳固;

——对不间断开展“大扫除”的必要性认识要到位。涉黑涉恶问题具有复杂的成因,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滋生土壤,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二、增强部署的衔接性,做到“三个有效衔接”

从整体上把握推进专项斗争,最大限度打通“中梗阻”,推动专项斗争扎实顺利开展。

——侦查与起诉、审判有效衔接。统一执法思想,把握好法律政策界限,对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既不能降格处理,也不能人为拔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打击黑恶势力与查处“保护伞”有效衔接。把查处“保护伞”作为衡量专项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确保侦办涉黑涉恶案件与查处“保护伞”同步进行;

——持续打击与动态总结有效衔接。根据专项斗争形势发展变化适时校准打击目标、调整工作重点、完善进度安排,确保专项斗争始终打准、打狠,打出实效。

三、增强推进的平衡性,努力实现“三个平衡”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要在增强推进的平衡性上下功夫,确保专项斗争全面推进、均衡发展。

——实现上下层级之间的工作平衡。各地要吃透中央精神,打开思路,让本地专项斗争动起来、活起来,与中央和上级同频共振;上级要增强工作前瞻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进展平衡。与左邻右舍相比是否存在差距、差距在哪里,增强工作危机感、紧迫感,完善方案,查漏补缺,解决好制约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作进展跟上全国步伐;

——实现打击重点之间的力度平衡。对前一段打击成果进行全面梳理,与中央确定的十个方面打击重点逐一对照,看还有哪些方面打击力度不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对策措施,确保对各类黑恶势力犯罪打击全覆盖、无遗漏。

四、增强打击的持续性,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咬定中央确定的专项斗争三年目标不放松,不间断持续发力,真正掀起一波又一波强大攻势,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

——在用足用好已有线索上下功夫。对已掌握的涉黑涉恶线索要认真核查、督办,发挥其最大效用;

——在排查发现新线索上下功夫。拓宽线索收集渠道,把被动坐等线索变为主动找线索,提高线索发现能力;

——在提高专项斗争渐进性上下功夫。按照三年目标任务,制定好阶段性安排,有步骤有重点深入推进,一仗接着一仗打,确保仗仗打胜仗。

五、增强斗争的策略性,讲究“三个策略”

充分考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特殊性、复杂性,创新思路,讲究策略,提高斗争实效。

——重大案件下管一级。对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案件或线索,必要时由上一级政法机关依法提级管辖,防止各种不正当因素的干扰;

——复杂案件异地用警。对群众反映强烈、反复举报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要依法采取异地用警、异地羁押、异地审判等措施,确保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得到依法惩处;

——督导工作尽快启动。中央和省级力争尽早派出督导组,加强检查指导,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增强治理的协同性,做到“三个坚持”

把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抓,与打击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在标本兼治中铲除涉黑涉恶问题滋生土壤。

——坚持前端监管和末端处置同向发力。政法机关要善于从依法查处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中,发现前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

——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协同推进。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健全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城乡基层战斗力;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在用好法治手段打击整治的同时,加强全民普法宣传和道德教育,树立和弘扬时代新风,筑牢防黑防恶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全国扫黑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三个更强”“五大问题”“四个力”

2018620日)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指针,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以“三个更强”提高政治站位,推动解决“五大问题”,着力提高“四个力”,推动专项斗争不断深入,用扫黑除恶实际战果回应群众期待。

一、以“三个更强”提高政治站位

全国扫黑办在专项斗争中担负着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增强思想行动自觉,胸怀全局做到“三个更强”:以更强的政治担当履职尽责,带头从政治上看待和把握专项斗争,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更强的民本思维赢得人心,毫不动摇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更强的斗争精神除恶务尽,不断完善斗争思路、政策、举措,夺取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二、推动解决“五大问题”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痛点为起点、攻难点为亮点,推动专项斗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推动解决“五大问题”:一是不平衡问题。要及时跟踪掌握各地斗争动态,深入分析研判,加强分类指导,确保专项斗争始终保持良好态势。二是不持续问题。要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的“总蓝图”,制定阶段性的“施工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专项斗争。三是不统一问题。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促进统一执法办案标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确保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四是不衔接问题。要集中梳理、挂牌督办一批背后有腐败嫌疑的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推动完善政法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线索移送、反馈机制,从制度上实现侦办涉黑涉恶案件与查处“保护伞”同步进行。五是不协同问题。要推动源头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开展重点整治,配合组织部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三、着力提高“四个力”

要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加强扫黑办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着力提高“四个力”:提高调研指导力,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工作指导的靶向性、实效性;提高综合协调力,更好调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能动性、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联动融合的工作格局;提高督导督办力,建立完善通报、约谈、日常督办、挂牌督办等制度,确保专项斗争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提高宣传引导力,用好新媒体,发挥好政法宣传舆论工作“软实力”,营造强大斗争声势和舆论环境。

在“雪亮工程”建设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四化”“四强化”

2018621日)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政治站位、更优质量标准、更严纪律要求,把“雪亮工程”建成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践表明,“雪亮工程”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工程,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要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相融合,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

一、积极推进“四化”

积极推进基础建设集约化,提高广大城乡社区特别是农村公共区域、城乡结合部以及老少边穷欠发达地区的视频监控覆盖率、完好率、联网率,着力解决目前城乡不同步、区域不平衡、新旧不兼容问题。

积极推进联网共享一体化,强化顶层设计和协调推动,分级整合视频资源,促进点位互补、网络互联、平台互通,着力推进标准对接、系统对接、机制对接,真正做到下活“一盘棋”、织好“一张网”、惠及“亿万人”。

积极推进实战应用智能化,提高运用效能,拓宽运用领域,挖掘运用功能,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积极推进运维管理科学化,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从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雪亮工程”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欢迎加入笔杆子参考

二、具体要做到“四个强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陈一新讲话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8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