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一、二、三次党委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汇编

2022-09-03 14:32:13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目录

一、浙江省第一次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汇编……………………………………………………………………………………4

探索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4

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嘉兴市委书记张兵………7

让改革紧跟民意走让警务紧贴民生转: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双全…………………………………………………10

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推进人社集成改革: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鲁俊……………………………………………………………13

二、浙江省第二次党委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汇编………16%@~&*

以改革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17

以改革推动“两山”转化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20

练就改革创新看家本领探索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旭…………………………23

聚焦融资畅通工程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雁云…………………………………25

三、浙江省第三次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汇编…………………………………………………………………………………27

推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走深走实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28

以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31

谋新篇补短板激活力抢机遇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更大成效: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何杏仁………………………………34

聚焦“重要窗口”扛起改革担当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36^~&*#

&%^~*

导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把手抓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浙江省率先建立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制度,在省委改革委会议上安排设区市党委书记、县(市、区)党委书记、省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等进行改革工作述职,更好地传导改革压力,推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增强改革意识、担起改革责任、展现改革作为,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实到位。

2020年3月12日召开的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举行了第一次党委(党组)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杭州市、嘉兴市和省公安厅、省人力社保厅的党委(党组)书记述职。

探索具有杭州特点的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

2018年杭州市委作出全面推进改革攻坚等“六大行动”决策部署,我担任改革攻坚行动的指挥长,组织开展改革攻坚比学赶超大比武,在全市上下营造抓改革促改革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我们紧密结合杭州大城市治理的实际,积极探索统筹之治、科技之治、良法之治、协商之治、人文之治、开放之治等“善治六策”。特别是充分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努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率先开发和应用“杭州健康码”“亲清在线”等数字平台,为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两战全胜”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为城市治理水平全面突破提升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以数字赋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集中力量谋划开发“健康码”,实行“一次申报、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市通用”。“杭州健康码”申领已超过1300万,日访问使用量最高达2170多万次。“健康码”从杭州全市应用到全省上线、全国推广仅用了7天,现已推广到全国200多个城市。我们开发上线“企业复工数字平台”,为企业有序安全复工复产提供实时风险预警、可靠安全保障。在此基础上,打造一键通的“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推出诉求在线直达、事项在线许可、政策在线兑付、服务在线落地、绩效在线评价等五大功能,实现“三服务”在线化常态化,构建起具有杭州特点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现已上线的商贸服务企业补贴、企业员工租房补贴等,实现点对点从政府到个人线上即报即核即到账。

强化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持续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面推进“三化融合”行动,努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去年全市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95亿元、占GDP比重为24.7%,同比增长15.1%,连续2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同时,抓紧补齐制造业发展这块突出短板,制定并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坚决打赢制造业翻身仗。特别是疫情期间,以数字化手段动态监测人流物流商流恢复和各产业运行情况,创新开展云招商、云招聘、云签约等云服务。

深入推进移动办事之城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坚持“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原则,推动1358项事项“一证通办”“刷脸可办”“移动能办”,75项“一件事”实现“一窗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71个工作日以内。同时,积极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99%机关内部事项、100%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办事材料精简32%、办事时间压缩50%。

持续深化城市大脑建设,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坚持把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基本构建了“中枢系统+部门(区县市)平台+数字驾驶舱+应用场景”的城市大脑核心架构,推动城市治理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一部门监管向更加注重部门协同治理转变,为精准决策和高效治理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目前,已建成148个数字驾驶舱、48个应用场景。

以数字化赋能火车东站“未来枢纽”建设,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把杭州火车东站服务大提升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的“当头炮”,全面实施高铁到地铁“免检换乘”、停车“先离场后付费”等5大类45项服务举措。目前,杭州火车东站旅客单人最快3秒即可刷脸进站,乘坐地铁离站平均用时同比减少40%,91.7%的群众对东站服务大提升持肯定态度。

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嘉兴前所未有之大机遇。我们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和推动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我担任嘉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抓思路谋划、抓方案制定、抓机制创新、抓部署推动、抓督察指导,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坚持首位战略不动摇,高站位推动顶层设计一体化。我带头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当年对嘉兴的要求,以及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如何当好示范者”展开讨论,打开思路、增强信心。领衔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嘉兴市率先以市委全会形式通过《决定》,明确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制定行动计划,出台人才、科技、交通等专项方案;创新建立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形成全市域“一盘棋”工作格局。与杭州、湖州签署一体化发展协议,与青浦、吴江建立20多项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举全市之力支持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推进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通省际断头路8条、拆除“拦路虎”29处,实现长三角医保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

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高标准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支撑首位战略落实,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用水报装“两日办结”、水电气网协同办理,首创企业研发经费归集新模式,创新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线上融资280亿元,惠及企业2600多家。强化长三角政策体制对接,17个取得实质性突破。先行探索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首创跨省政务服务异地可办,51个事项与G60科创走廊城市“一网通办”。

坚持抢占发展制高点,高层次推动科创资源一体化。坚持把科技和人才一体化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率先制定G60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全面推广科技创新券互通互认,打造全球“飞地”共同体。举办长三角全球科创项目集中路演、“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活动,签约项目700个、金额376亿元。支持清华长三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做大做强,与中电科共建中国电子科学南湖研究院;嘉兴大学创建跨出关键一步。联合省委人才办制定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意见,建设“一楼三园”标志性工程,发起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联盟。

坚持主动接轨大上海,高质量推动平台建设一体化。建立“一盘棋”统筹机制,突出“一把手工程”地位,以身作则至少把一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重大项目的谋划、招引和推进。重点打造21个重大平台;高水平开展高铁新城规划设计;积极谋划湾北新区、秀水新区,承接项目和资金落地。加快推进跨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与上海平台合作实现全覆盖。去年引进百亿项目13个,世界500强项目16个,其中外资500强和超亿美元项目均居全省第一。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高水平推动社会治理一体化。与金山开展20个“毗邻党建”合作项目。创新“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包镇(街)联村(社区)进网格,与金山等地成立社区联合治理网格化中心,深化互动交流。“边界十联”推进区域化平安共同体建设,保障边界区域平安稳定。建立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探索交界区域项目联审。

让改革紧跟民意走让警务紧贴民生转

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双全

近年来,省公安厅党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动公安改革紧跟民意、紧贴民生、紧连民心。两年多来,省公安厅网上政务服务能力6项核心指标走在全国前列,政府数字化转型年终评估居省直前列,“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等做法被公安部推广。

牵住“牛鼻子”,担好第一责任。坚持从谋划入手、从推进发力、从保障破题,先后到79个县(市、区)和128个基层所队调研,从群众需求中把准改革方向,研究出台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规划》《全省公安机关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行动计划》,把改革任务细化为199项,难点项目领导包办,逐一对账销号。立足实战实用,开展改革创新大赛,评选最佳案例,鼓励基层创新。

攻坚“硬骨头”,破解烦心事。针对办事慢的问题,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压缩时间65.5%。推进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实现“车辆上牌一件事”等联办事项24项;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推动实现43个民生事项“全域通办”。针对高频事项材料多的问题,攻坚“一证通办”和“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建设,144个高频民生事项实现掌上办,“一证通办”率94.7%。针对外来人口落户难的问题,放宽落户政策,拓展电子居住证申领渠道,持续扩大居住证公共服务范围,切实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难。针对基层办事网点少的问题,推动派出所“一门通办”“一窗通办”,进驻45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229个,建成警医邮网点1008个。^~&*@

扭住“关键点”,激发新活力。坚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和作风运用到公安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服务民营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20条和支持大湾区发展意见,实施“路地警务融合”改革、12条移民与出入境新政、车驾管改革10项措施、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程序等系列举措。创新“教科书式执法”实践活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深化“云上公安、智慧警务”大数据应用,依托大数据支撑,打掉“套路贷”团伙575个,破获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3.65万起,返还冻结资金1.8亿元。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会同省卫健、大数据、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发现核查密切接触人员。推动公安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出台减轻基层负担关爱基层民警16条措施。

用好“传家宝”,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公安机关优势,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深入实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让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推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同时,大力实施“警调衔接”“警律联调”“拘调衔接”和网上调解,涉警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超过95%。另一方面,抓实“三服务”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省厅共收集问题490个,落实率95.5%。针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及时出台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两战都要赢”十项举措;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严厉整治酒驾、开车打手机、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推进人社集成改革

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鲁俊

我担任省人力社保厅党组书记以来,团结带领党组一班人,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推进人社集成改革,努力为省域治理现代化贡献人社力量。

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凝心聚力谋改革。就业、社保等都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老百姓的“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精心谋划人社领域改革。坚持需求导向,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列出问题清单,一个个问题分析,一个个项目谋划,一个个流程设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注重协同联动,将欠薪治理融入“基层治理四平台”,构建起企业、社区、镇街、县级联调的劳资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建成5000个社银合作网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在海岛上就能办成就业社保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省第一、二、三次党委书记改革工作述职报告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61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