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防灾减灾日宣传讲话注意事项合集30篇7万字

2022-09-03 14:31:38 144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目录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防灾减灾倡议书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

512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标语80例

2017年广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亮点回眸

从灾难中学会应对灾难

防灾减灾日倡议书

防灾减灾条幅的宣传标语

防灾减灾宣传标语

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合集

在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做好2020年“5.12”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海盐县)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重点专项项目的通知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湖南省减灾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

广泛深入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

黄明:在应急管理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的讲话

江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救灾减灾工作会议讲话

救灾减灾工作会议讲话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

习近平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校园防灾倡议

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标语

在县安委会2019年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永光镇2019年防灾减灾实施方案

在全市汛期防灾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各部门(单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20195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纪念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并警醒大家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我们郑重发出以下倡议:

1.筑牢“责任堤坝”。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压实工作责任,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2.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3.强化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结合实际,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强化紧急疏散、逃生自救等应急演练。

4.营造安全氛围。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宣传教育和整治活动,通过宣传条幅、宣传橱窗、“两微一端”、LED显示屏、网络等多种媒体,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学习氛围。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做安全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示范者,从自我做起,重视安全、敬畏安全,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为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保卫处

201955

2017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我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全国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区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实施意见》突出我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实施意见》提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综合减灾、统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实施意见》强调健全统筹协调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实施意见》强调要统筹灾害管理和综合减灾。加强自治区、市、县三级减灾委员会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强化提升各级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推动能力建设。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地震高烈度区域内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成应急避难场所。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加强社区层面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建立社区综合减灾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减灾准备认证工作,增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水平。

《实施意见》强调健全属地管理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实施意见》强调要强化地方应急救灾主体责任,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度,完善军地协调联动制度。对达到自治区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由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自治区减灾委、相关灾害专业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相关市、县党委和政府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统一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机构,统筹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地方党委和政府根据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对我区达到国家启动响应等级的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相关市、县党委和政府具体负责,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机制。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请求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制度。

《实施意见》强调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实施意见》强调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统筹协调、信息对接、供需匹配、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五大平台”,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我区灾害风险特点,探索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巨灾风险保障模式,推动巨灾风险的预防和化解。

《实施意见》强调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实施意见》强调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救灾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自然灾害立体监测和早期识别能力。充分利用广西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类社会资源、传播载体等,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加快广西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强自治区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切实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灾害信息员经费保障和培训体系。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确保公众知情权。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建立科技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自治区、市、县三级减灾委员会建立健全专家咨询机制,搭建防灾减灾救灾技术平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我区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创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工作思路和模式。

1、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防灾依靠科学,减灾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5、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6、科学防灾,全民减灾。

7、关注生命,从防灾减灾日开始。

8、国家要科学发展,防灾要谋划先行。

9、加强防灾减灾,构建和谐校园。

10、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11、拒绝灾害,远离伤痛。

12、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家园。

14、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

15、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16、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17、科学防灾减灾,促进可持续发展。

18、科学防灾减灾,构建和谐家园。

19、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20、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

21、普及防灾知识,呵护人类生命健康。

22、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23、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4、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25、全面科学教育,全民实现防灾减灾。

2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7、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8、防灾减灾,利国利民。

29、防灾减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0、防灾减灾,平安常在。

31、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2、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33、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34、防灾减灾不落空,关注民生便有功。

35、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36、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7、防灾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8、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39、爱心减少灾难,和谐拯救危机。

40、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41、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42、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43、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44、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45、多一份防灾预案,少一分灾难损失。

46、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是关键。

47、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48、防灾,未雨绸缪;减灾,莫失良机。

49、防灾减灾灭灾,靠你靠我和靠他。

50、防灾减灾灭灾;利国利民利家。

51、防灾必须科学,减灾也是发展。

52、防灾减灾时时讲,富国富民年年安。

53、防灾减灾手牵手,美好生活心连心。

54、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55、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56、防灾减灾须从青少年抓起。

57、防灾减灾需抓好,社会平安最重要。

58、防灾靠科学,减灾靠行动。

59、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60、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61、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62、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63、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64、树立防灾意识,普及防灾知识。

65、树立忧患意识,学会趋利避害。

66、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67、人生路漫漫,防灾莫怠慢。

68、少一分自然灾害,多十分平安幸福。

69、生命系于心间,爱心存于天地。

70、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71、手拉手预防灾害,心连心共建和谐。

72、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传真情。

73、危机关系你我他,应急管理为大家。

74、未雨绸缪防灾害,国安家宁人开颜。

75、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76、勿忘防灾促发展,铭记减灾保民生。

77、携手防灾减灾,同心守护家园。

78、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79、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80、依法防灾,科学减灾,全民抗灾。

2017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要求(即,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着力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高效有序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法治建设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2017年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我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自治区减灾委组织成员单位对14个设区市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自治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围绕社区减灾、救助标准、防汛抗旱、预警管理、专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出台了系列政策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完善了我区防灾减灾救灾法治体系。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综合风险防范能力

2017年,我区稳步推进突发灾害预警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天气过程长期预报准确率大幅度提高。重点组织对桂江、柳江流域水情进行监测预警,并派出督察专员沿江开展督察。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排查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7万点次。加强低洼地段和积水内涝路段的排查。加强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强化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示。及时发送海浪灾害预警信息20期,发送预警短信近万条。强化烈度速报和预警技术系统建设,推进重要节点的紧急地震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及时关注自然灾害等可能导致次生环境污染的信息,积极防范各类致灾风险。

加强资金投入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2017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中央和自治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特大防汛补助、地质灾害治理、农业生产救灾等专项资金近8亿元。积极推进中央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建设,投入700万元继续支持相关市县推进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成自治区本级600万元的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工作。投入87亿元,继续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加快推进危房改造以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区农村危房、棚户区改造分别开工15.3万户、8.17万户。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80个,受益人口3.1万。稳步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河堤及护岸工程、标准海堤建设160公里。

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

2017年,我区累计启动自治区级防御、救灾应急响应28次。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向灾区下拨中央和自治区救灾资金3.479亿元,紧急调拨帐篷、折叠床、衣被等大批救灾物资,应急救助17万余人;支持2998户因灾倒房群众开展住房恢复重建;下拨20162017年度中央和自治区冬春救助资金1.03亿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97.68万人。出动官兵遂行抗洪抢险、灭火抢险、事故救援等任务104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2万余人。做好抗洪抢险和地质灾害转移避让工作,成功处置多起灾情、险情。派出专家组深入重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强化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100%。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救灾,进一步强化了社会联动机制建设。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推动国际合作交流

2017年,自治区减灾委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在全区部署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相关宣传教育活动。各成员单位分别举办台风灾害应急救助联合演练、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森林防火竞赛演练、“百车千所万人”消防安全大培训大宣传、防汛抗旱宣传月等系列活动。我区主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下大力气普及防灾减灾常识和技能。教育、地震部门对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7年全区共有173个社区获命名全国、自治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191个社区通过自治区社区减灾准备认证,18个县(市、区)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命名。

此外,2017年还举办了“2017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17中国-东盟红十字博爱论坛”等,不断扩大防灾减灾影响力。

514日,为期三天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幕。3天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回顾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我们欣慰地看到,恩格斯的名言再次被验证,“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震后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灾难中学习应对灾难,不仅灾区从废墟中重生,在重建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从巨灾浩劫中脱胎的应急管理事业,也从伤痛中汲取力量开创出新局面。

应对灾难的综合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防震减灾理念更加清晰。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为指导,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更加注重灾前预防,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向更加坚定,发展思路更加开阔。

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不断完善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社会动员运行机制。

地震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发布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彻底取消不设防地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约14万所中小学校舍和2400万户农居进行了抗震改造,约6000幢建筑物和50座桥梁采用了减隔震新技术。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制定各级各类预案约30万件,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在建和建成中央救灾储备库9个,建成国家、省、市、县4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得到加强。建成由1107个测震台、1995个强震动台等组成的中国地震数字观测网络,监测技术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地震速报服务实现自动化,速报时间由10多分钟缩短到2-3分钟;部分地区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示范系统,实现了秒级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

我国防抗救灾的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大力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计划。“透明地壳”计划重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使“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得“透明”起来。“解剖地震”计划就是要对汶川、唐山、海城、玉树等典型强震,以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度详细解剖,利用大数据、超算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发展和提出适用于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带的强震孕震和前兆机理模型,研发和应用井下观测和空间观测等新技术、新手段。“韧性城乡”计划紧盯国际前沿动态,将综合减灾理念技术方法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各个阶段,降低我国城乡地震灾害风险。“智慧服务”计划围绕技术服务、产品服务、信息服务和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构建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化基础设施云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从地震监测预警、风险分布到避险逃生的全方位专业指导信息和一般科普知识服务。

开展天地一体观测。“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类观测卫星的国家,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22日,习近平主席和马塔雷拉总统互致贺电,祝贺中意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两个首次: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首次突破基于性态抗震理论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ChinArray)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高灵敏度新型测氢仪和测汞仪,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支持的绝对重力仪、海洋矢量测量仪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有望形成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广泛推广减隔震技术。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多幢,约占世界的一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有效提高了抗震能力;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约6000万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我国对全球防抗救灾的贡献不断加大

积极开展防抗救灾国际合作。截至2017年,我国已与全球77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合作。

广泛开展人道主义援助。2007年至今,共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萨摩亚6国援建了40个地震台站,培训100多名技术人员,项目总金额达6350万元。正在实施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将整合30个地震台站,实现对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赴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海地、日本和尼泊尔等国执行10次地震救援任务。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个、援外台网建设项目2个、亚洲区域合作专项项目9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1个。

不断为全球防抗救灾贡献中国智慧。我国共有12名专家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会(IASPEI)、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亚太经合组织地震模拟国际合作组织(ACES)、国际地震中心(ISC)、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等13个重要国际组织任职。2011年以来,共有约1100人次参加IASPEI学术大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在华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亚天山地区地震学系列学术研讨会等10多个国际学术与工作会议,我国在全球防抗救灾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持续提升。

十年弹指一挥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主席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思想和对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致信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优化工作职能,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增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

灾害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我省是一个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洪涝、干旱、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是脆弱的。刚刚,张丽阿姨讲述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灾害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如影相随。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安全,为了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伤痛,为了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在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郑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一、提高灾害风险意识,树立“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灾害风险无处不在,事故隐患无时不有。但灾害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面对灾害和事故,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措施和无措施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救灾思维模式,居安思危,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主动了解身边的灾害风险,熟悉逃生路径和避难场所位置,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准备好救灾应急物资,时刻保持警惕,把“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去。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避灾自救技能。了解了灾害风险、掌握了逃生技能,才能远离灾害,即使灾害来临,可以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书籍、资料等多种途径学习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知识,了解各类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紧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筑起保护我们安全的屏障。

三、坚持从细节做起,加强家庭安全防范。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要按规定安装和使用气、水、电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离家外出时注意切断水电气,关好门窗;不随意改变配电线路,不把点燃的蚊香、香烟放在可燃物上;自觉配备家用急救箱、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口哨、灭火器、常用药品等减灾器材和救生物品,使每个家庭都成为推动社会综合减灾的力量。

四、参与防灾减灾活动,营造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我们要积极参与政府、单位、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向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们义务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自觉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努力争当防灾减灾志愿者,主动参加避灾、逃生演练,为防灾减灾献计献策,努力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强化生态环保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类对环境、资源破坏的加剧是当今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善待自然,减少灾难,我们每个公民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节能减排,争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范!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筑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共创我们的安全美好家园!

1、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2、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3、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6、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7、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8、防灾减灾,人人参与

9、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10、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11、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1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14、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15、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16、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17、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

18、减轻灾害共创和谐

19、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20、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2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2、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3、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24、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255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防灾减灾日”

26、减灾知识进课堂安全意识传万家

27、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28、增强青少年的减灾意识

29、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0、积极防御,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地震安全

31、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32、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

33、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34、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35、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36、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7、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38、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9、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0、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41、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42、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43、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4、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45、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46、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7、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48、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49、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50、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51、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5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53、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54、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55、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56、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57、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58、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59、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60、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1、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防震依靠科学,减震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手牵手,美好生活心连心。

5、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6、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震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7、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8、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9、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0、防震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1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12、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13、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5、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16、防震,未雨绸缪;减震,莫失良机。

17、防震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收益。

18、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19、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20、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21、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22、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3、防震重在教育,减震重在保障。

24、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5、普及防震救灾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6、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27、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28、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29、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0、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1、持续发展须防震,以人为本要减灾。

32、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33、做好地震应急预防,自救自护减少伤亡。

34、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35、防震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6、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37、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38、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39、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40、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41、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42、防御地震灾害,构建平安校园。

4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44、防灾减灾,人人参与。

45、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47、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48、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9、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50、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51、群策群力防震减灾,同心同德利国惠民。

52、防震为先,内化于心;减震为本,外践于行。

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利国利民

汲取教训,依靠法治,积极防御,共促和谐

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普及防震知识,提高减灾意识

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提高防震意识,落实减灾措施

防震宣传进万家,平安相伴你我他

加强地震灾害防治,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加

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构筑平安和谐交通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加强防灾减灾,共建和谐山西

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灾害之前早预防,灾害来了少伤亡

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灾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有备无患,平安相伴

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防灾减灾,平安常在

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

和谐中华,共同的家园;防灾减灾,共同的心愿

爱护地球,减少灾害,保护环境,共享和谐

防灾减灾重如山,全民携手保平安

灾难可以预防,生命不可逆转

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科学预防,减少灾难

治病于无病之日,防灾于无灾之时

人生路漫漫,防灾莫怠慢

常思灾难之害,常修防灾之功,常积救灾之德

国家要科学发展,防灾要谋划先行

生命生存非同小可,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预防灾害从头抓,大难临头不用怕

防灾从源头抓起,减灾重过程控制

拒绝灾害,远离伤痛

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传真情

防灾必须科学,减灾也是发展

防灾依靠科学,减灾依靠大家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灾减灾效果必现

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更人道

早防灾,减大灾,早治灾,少受灾

尽管我们无法避免灾害,至少我们能够提早防灾

天灾人祸时常有,防灾之心不可无

防灾重在教育,减灾重在保障

人人提高防灾意识,处处化解灾害危机

防灾防住孩子的眼泪,减灾减去母亲的伤悲

但愿千日平安无灾,不可一日疏于防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勿忘防灾促发展,铭记减灾构和谐

科学决策能减灾,立足发展要防灾

用法律落实防灾措施,强责任提升减灾效能防灾减灾年年讲,强国富民常常安

防灾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年一度的防灾减灾日宣传讲话注意事项合集30篇7万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83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