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五年工作情况报告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引,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县委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聚焦“六个精准”和“五大战役”,认真落实市委“133”工作思路,坚持县委“123456”工作思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和村出列七条标准、户脱贫五条标准,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挂联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下,举全镇之力决战脱贫攻坚。通过全体镇村组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不懈努力,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五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XX镇位于XX县北部,距县城19.2公里,国土面积130.72平方公里,有耕地37478.9亩,林地面积7.71万亩。境内最高海拔2229米,最低海拔790米,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000毫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镇辖7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汉、苗、彝、水、回等18种民族。现有国办系统中现有常住人口7685户26962人(公安户籍人口为7177户25529人)。传统农作物以玉米、蔬菜、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天麻、方竹、花椒、魔芋、烤烟、核桃、板栗为主。全镇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务工收入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60元。
(二)贫情。2014年底,总人口7517户24202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901户6742人,主要致贫原因分别为交通条件落后、缺技术、缺劳力、缺土地、缺资金、因病、因残、因灾、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贫困发生率为23.9%。截至2020年度动态管理结束,我镇现有国办系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92户9998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其中2020年度脱贫123户331人),脱贫不稳定户176户684人,边缘易致贫户225户869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户脱贫工作成效(5条标准)
五年来,经过各年度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干部定期遍访,定期研判,紧盯户脱贫标准补齐短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促进产业发展和稳定就业、保障就医就学、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提升人居环境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攻坚克难,防止新致贫,巩固已脱贫,实现新脱贫。
1.收入核算方面。通过全面走访、逐户逐人核算,全镇所有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均达到云南省2020年脱贫标准,收入结构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种植、养殖为辅。
2.安全住房方面。按照“以房找人、以户找房”和“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要求,全面摸清了全镇农村危房存量情况,并按照四类对象、非四类对象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全镇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66户,易地扶贫搬迁331户,特困安居工程75户,实现了农村危房“清零”。
3.控辍保学方面。XX镇全面压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按照因人施策、“一生一案”,全面落实“双线四长”、“四人包保”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镇人民政府按照控辍保学“四步法”(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的程序依法控辍保学。XX镇2020年秋季学期6--15周岁适龄儿童共3623人(卡户1426人),其中县内就读2964人,县外就读630人,全镇无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
4.医疗保障方面。2016年以来,财政为建档立卡户代缴部分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对32种大病开展专项集中救治,所有建档立卡户无一户因病返贫。
5.饮水安全保障方面。五年来,共投入1488.74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34件,改造和提升122个村民小组饮水质量。按照“水质、水量、供水保证率和取水方便程度”等标准,达到了户户饮用安全水。
(二)村出列工作成效
1.贫困发生率。全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3.9%降为2020年的零。
2.通村硬化路。全镇七个村到镇或县城均已通硬化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3.通动力电。全镇七个村均已通动力电,每个村的配电变压器具备380伏三相动力电能力,可在业扩报装的正常响应时限内为该村提出申请的用户接通380伏三相动力电。
4.广播电视。全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
5.网络宽带。网络宽带已覆盖到全镇辖区内七个村委会、学校、卫生室和部分村民小组。
6.医疗设施。全镇辖区内每个村现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确保以村为单位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能满足群众就近医疗。
7.活动场所。全镇七个村均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
集体经济方面,全镇七个村均有集体经济。2018年5月各村挂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房屋租赁等,逐年均达到收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