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为抓手,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建设美丽常州、宜居家园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溧阳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坚决扛起责任,完成环保督察任务
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也是对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在“回头看”期间,建立了领导包案制度,市领导包县、区领导包案,压实辖市、区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市、区两级领导进行现场督办,推进信访问题加快整改;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将交办信访案件办理落实工作和“散乱污”整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监管工作机制,努力提高问题整改质量;市“263”办牵头跟踪督办交办信访案件整改情况,并将其纳入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加以统筹推进,每季度对整改进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点评。通过省级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我市切实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问题。
1、完成省级环保督察。4月24日,省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常州,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省级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反馈4个方面56个问题,已完成14个问题整改,其余按时序进度推进中;交办环境信访问题690件,完成整改637件。
2、配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6月5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回头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我市对环境问题真抓实干、动真碰硬,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充分肯定;240件交办环境信访问题中,年底前完成整改202件。
二、重视生态建设,提升城乡生态品质
全面启动“一圈、一带、一区”的建设,持续开展“生态绿城”建设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绿色发展指数进一步提升。
1、打造生态绿城升级版。围绕“协调、品质、生态、特色”环境四美建设目标,重点实施基础深化、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步走战略,构建山水林田湖城市景观格局,提高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全年完成生态源保护、城乡公园绿地、生态绿道、生态廊道、健康绿城和生态细胞建设等六大类241项工程,累计增核1.1万亩、扩绿7000亩、连网300公里。
2、推进“一圈、一带、一区”建设。督促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和武进生态引领区建设,太湖生态保护圈生态资源调查通过专家评审;《武进区生态保护引领区规划方案》扎实推进,项目累计完成率70%;新北区围绕建设长江生态安全带,大力推进“1357”生态工程。
3、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区域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其他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完成省级生态保护红线校核工作,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52%,较2013年增加了35.28平方公里。2018年是我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基本完成对各辖市区试点工作的复核和验收。
三、打好攻坚战,促进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