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山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情况汇报
12月12日全市镇街区划调整动员大会结束后,大泽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刻进入紧急状态,认真贯彻落实好青岛和平度市委、市政府关于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紧锣密鼓开展有关工作,在第一时间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传达到全体机关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高度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此次区划调整工作落实不走样,各项工作紧密衔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区划调整工作规范有序、高效顺利。行政区划调整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到的热点、难点、敏感性问题多,再加上已到岁末年初且是群众的农闲季节,调整过程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我们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将区划调整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重一些,将应对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要坚持抓早抓小、预防在先、化解矛盾在前的原则,密切掌握近期社情动态,主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防因人员变动、债权债务等问题引发的上访,妥善处理好区划调整中的群众来信来访,努力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现将我镇在区划调整工作后的基本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行政区划调整后,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和平度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专门召开全镇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我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服从大局、步调一致,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社会大局呈现良好的平稳态势。
自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开展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要求,做好人、财、物的交接工作。截至目前,全镇机关干部情绪稳定,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并根据财政所先行合并的原则,正在安排财政所有关人员到大泽山镇办公;12月11日,原长乐镇就对全镇资产进行了冻结,12月14日,原两镇财政所、经管站工作人员分组分头,对原长乐镇各个站所部门办公室进行了清产核资登记等工作,现清产核资、审计认定、登记录入工作已全面完成,正在准备交接。
二、存在问题
此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虽然已成为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经过此前各级较长时间组织准备和工作试点,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早有心理预期,总体反映积极,特别是对区划调整后城区规模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升充满期待,没有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现象。干部群众在理解、支持区划调整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担忧,经过近几天的摸底走访,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担忧被合并后受歧视,存有被“吞并”的感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弱,优惠政策不能享受,担心在工作安排、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二是担忧被合并后影响发展,会出现社会治安复杂,干部服务不能到位,群众办事不方便等问题,原镇政府驻地人气、商气等受到影响,不利于区域发展。三是担忧债务问题难以化解,导致个别村庄两眼紧盯“三资”问题,有急于处理的倾向。四是部分群众不适应,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工商业户,由原来的长乐改成大泽山,带来一些不便,或多或少有些怨言。
三、工作打算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是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政府部门应尽可能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发挥相关利益协调者的作用,并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在财政转移支付、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减少行政区划变革阻力,使行政区划能及时调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一)机构设置和编制问题
为便于群众办事,在被合并乡镇原址上设立工作点,保留相应的工作职能,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关于编制问题,对于撤并的乡镇,其编制及工作人员暂时简单相加,待今后工作磨合,人员适当调整后,再对街道(镇)编制作相应调整。有序进行乡镇干部调配、分流工作。区划调整不能简单地搞干部随乡镇撤并,必须根据调整后乡镇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合理有序进行人员调配、分流。尽快建立并不断健全行政区划管理部门与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长效沟通与合作机制,避免因政府部门间相互封闭式开展工作而导致行政区划与城市或区域发展规划相脱节等问题。领导班子到位后,首要任务是尽快履行新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搞好工作衔接,保证工作上的连续性,尽快使各项工作正常、协调地运转起来,尽快从思想上、工作方式上实现角色转换。特别是对原长乐镇的干部多关心、多指导、多帮助,涉及调整的部门、站所之间要早接头、快适应、全部到位。对调整和交接工作要及时跟踪反馈,使农村管理不空白、公共服务不断档、群众需求不落空,使区划调整后的运转过程成为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服务能级提高的过程、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