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办“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及2020年工作总结
县委:
“十三五”期间,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抓国务院《全国地方事业“十三五”规划(2015—2020)》和省政府《甘肃地方志事业“十三”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以实现到2020年全面完成二轮修志和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两全”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的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突出县志编修、年鉴编辑、丛书编写、志鉴服务等工作重点,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修志,超常规工作、高质量推进,全面完成了《康乐县地方史志“十三五”(2013—2020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十三五”规划实施落实情况
(一)2016年实施落实情况
1、以打造志书精品为目标,史志编修有序推进。出台《康乐县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由县政府转发各乡镇、县直及省州驻康单位贯彻执行,地方志事业步入规范化、持续化发展轨道。按照2015年召开的《康乐县志(1986—2005)》省州县三级评议会征求到的意见建议,重新征集录入入志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文学作品,对366条意见建议逐条进行了修改完善,从统一语言表述、规范文字单位等细微之处入手,通力改稿、精雕细刻,全面完成共17编、67章、278节,91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分送省志办、州志办、州志编委会成员单位、康乐籍外地文化部门县级以上领导、各县市志办、全体县级领导、县志编委会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再次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县政府向州政府和州志编委会上报了召开终审会的请示。与《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三卷》初稿核对,纠正疑点150处。考证录入前志遗漏和有误的半坡党支部地下工作者马明福等人的事迹资料。目前,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审核,筹备召开终审会,二轮修志实现时间质量大速
2、以打造高质量年鉴为目标,年鉴编纂持续推进。《康乐年鉴(2014)》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康乐年鉴(2013)》编写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成立编委会,下发编纂细则,制定编写篇目,全面收齐资料,按照打造高质量年鉴的标准,采取发模板、电话催、帮助写的办法,主编总纂通稿、文字改稿、电脑修改“条龙式”工作,编纂出版42万字的《康乐年鉴(2015)》,分送省志办、州委办、州政府办、州档案局、州文广新局、民族日报社、州文联、州志办等相关省州单位、全体县级领导及县直及省州驻康单位和各乡镇。撰写上报《甘肃年鉴(2016)》康乐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内容和彩页宣传内容,启动《康乐年鉴(2016)》编纂工作,收集审核单位资料,实现一年一鉴不断线。
3、以填补地情丛书空白为目标,丛书编写有力推进。在出版康乐县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多形式丛书的目标,结合丛书编纂经验,整理稿源、精心编写,出版共8万字的散文集《心灵的放歌》,丛书编写实现从无到多大转变。
(二)2017年实施落实情况
1、史志编修稳推进。重新调整了县志编委会,对《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再次进行查漏补缺,修改完善、精雕细琢,收集补充获奖名录资料3份。与《临夏州志(1986—2005)》评审稿、《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三卷》《康乐县第一中学校史》核对,核补疑(误、漏)处90余处,全面完成共17编、67章、278节,51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5)》送审稿第一稿。审核《临夏州志(1986—2005)》《临夏县志(1986—2005》评审稿,提出意见建议120多条。县政府向州政府和州志编委会第二次上报了召开终审会的请示。针对州志编委会反馈送审稿审读意见120条的情况,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补充康乐县志(1986--005)所缺资料的通知》,收集补充30个单位所缺资料,累计纠错600余处,删增字数2万余字,规范表格20张,补充碑文等10多处,二轮修志实现时间质量大提速。
2、年鉴编辑不断线。主任在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业务培训班上做了题为《合理设置年鉴篇目、突出年鉴地方特色》的发言交流。《康乐年鉴(2013)》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四部年鉴被海南省方志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省音像资料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省内外文化史志档案馆(室)收藏。开展《康乐年鉴(2016)》编辑工作,成立8个资料收集组,全面收齐162个的年鉴资料,收集拍摄图片380幅。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采取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精心编辑,精雕细琢,完成康乐特色、年度特色突出,共42万字的《康乐年鉴(2016)》评审稿,送全体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修改补充意见建议20多条。按照县上主要领导指示,重新调色设计,严格把关核稿,率先出版全州首部全彩式年鉴《康乐年鉴(2016)》。撰写报送3万字的《甘肃年鉴(2017)》康乐县内容,制作宣传彩页,选送图片15幅;完成《临夏年鉴(2016)》康乐县内容及图片提供。启动《康乐年鉴(2017)》编纂工作,成立编委会,成立7个资料收集组,全面收集各行各业年鉴资料,年鉴基本做到了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
3、丛书编写多元化。在出版康乐县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多形式丛书的目标,结合丛书编写经验,整理稿源、精心编写,完成9万字的诗文集《划过指尖的流年》初稿,丛书编写实现从无到多大转变。
(三)2018年实施落实情况
1、史志编修进展快。针对州志编委会反馈送审稿审读意见120条的情况,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补充康乐县志(1986---2005)所缺资料的通知》,收集补充30个单位所缺资料,累计纠错600余处,删增字数3万余字,规范表格20张,补充碑文等10多处,完成印刷厂修改、排版、印制,全面完成共16编,76章、326节,彩页84张,表211张,插图131张,《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送州志办审读。10月11日,州志办班子成员带领相关科室及3个县志办主任,召开了《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稿审读意见反馈会,反馈了县志审读意见,重新撰写大事记部分,查漏补缺全面修改,二轮修志实现时间质量大提速。10月30日至31日,编辑人员赴甘南州洮河林业局志办和卓尼县、临潭县志办,办理网友“格桑花”(王XX)在州长信箱反映的将“甘南农民起义王万一师长事迹”录入州志县志的问题,通过查阅史志资料,走访考证后,录入《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人物“补遗”中,并专题建议录入州志。指导出版《康乐县第一中学校史》;审读《广河县志(1986—2010)》评议稿,《政协康乐县委员会简史(1950.1—2016.10)》初稿,提出意见建议80多条。编审出版《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四卷》。
2、年鉴编辑质量提。主任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年鉴主编代表,参加了在江西上饶市举办的第三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暨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系统会议,并在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业务培训班上做了发言交流。《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海南省方志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省内外相关部门收藏。出版了全彩式年鉴精品《康乐年鉴(2016)》,填补了临夏州无全彩式年鉴的空白。开展《康乐年鉴(2018)》编辑工作(使用编年体记述年号),成立编委会和印发编写细则,县志办派出7个资料收集组,收齐182个单位的年鉴资料(新收集年内增加的单位、医院和企业资料),拍摄各类照片400多张。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精心编辑,精雕细琢,于3月份完成44万字的《康乐年鉴(2018)》初稿第一稿,5月底完成42万字的《康乐年鉴(2018)》初稿第二稿,7月份完成评审稿,送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州志办审读、全体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目前,全彩式《康乐年鉴(2018)》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年鉴公开出版发行。启动《康乐年鉴(2019)》编辑工作,成立编委会,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入鉴资料报送通知,开始收集年鉴资料。年鉴做到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撰写报送《甘肃年鉴(2018)》、《临夏回族自治州年鉴》(2017)(2018)康乐县内容,选送各类图片。
3、丛书编写不断推。在出版康乐县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多形式丛书的目标,结合丛书编写经验,整理稿源、精心编写,出版18万字的诗文集《划过指尖的流年》,丛书编写实现从无到多大转变。
(四)2019年实施落实情况
1、史志编修稳步推。元月份,在全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换届大会上,主任被当选为理事。3月份,县委办、政府办发文重新调整《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2019)》编委会。针对州志办召开的《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反馈会反馈的80多条意见,重新撰写大事记部分内容,查漏补缺、全面修改,于2月份完成82.5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再次送州志办审读。3月27日,《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复审会召开,提出意见31条。于4月份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稿,县政府提请州志编委会召开终审会。4月18日,省志办副主任张正龙来康乐县调研地方史志工作,对地方史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编辑人员再次对终审稿进行了修改把关,删增230多处。6月27日,《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会在临夏州政府新四楼会议室召开。副州长马有信讲话,州政府副秘书XX存善、州志编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分管地方志工作副县长、县志办主任参加会议。会上,县长马晓璐汇报了县志编修工作,州志办主任谭德胜反馈了审读意见。会后,编辑人员分三组,对各类意见归类修改,对彩页重新设计排版(重新收集照片38幅),删除表格30张,修改690多处。查阅资料补录《西路红军流落康乐县人员名录》,共录入27人。7月底,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复审稿,送省志办、甘肃民族出版社、州志办审读。县志办清单式改稿做法,在全州地方史志系统进行了推广;8月,县政府向州志编委会请示出版《康乐县志(1986——2005)》,州志编委会批复同意《康乐县志(1986——2005)》出版。全面完成县志终审稿再次审核校对,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全面审核把关。指导出版《政协康乐县委员会简史(1950.1—2016.10)》。审读《临夏州志(1986—2005)》《临夏县志(1986—2005)》《广河县志(1989—2010)》《积石山县志(1989—2010)》。受理入志信访批转件5人(次),办结率100%。10月6日、15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实地到康乐县景XX(水池城)遗址、县志办采访,主任介绍建制沿革情况。11月11日至12日,甘肃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专题采风拍摄修志编鉴、脱贫攻坚帮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主任从事文学创作等亮点工作。
2、年鉴编辑创新化。五部年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收藏。1月,全彩式《康乐年鉴(2018)》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3月13日,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举行康乐县志办赠书仪式,集中收藏了《康乐年鉴》,以及县志办编著地情丛书等。4月17日,临夏州图书馆举行康乐县志办赠书仪式,集中收藏了《康乐年鉴》,以及县志办编著地情丛书等。4月20日,县图书馆举行地方文献捐赠仪式,集中收藏了《康乐年鉴》,以及县志办编著地情丛书等。4月30日,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著图书赠送仪式,集中收藏了《康乐年鉴》。2018年11月,开展《康乐年鉴(2019)》编辑工作,县委办、政府办印发编写细则,派出7个资料收集组,收齐入鉴资料,收集拍摄各类照片450多张。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精心编辑,精雕细琢,于2月底完成43万字的《康乐年鉴(2019)》初稿第一稿,于3月底完成42万字的第二稿。4月底,兰州大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完成排版设计,送省志办年鉴处、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并办理公开出版书号。6月,向州志办、全体县级领导、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县政府批复出版。10月,《康乐年鉴(2019)》公开出版发行。撰写报送《甘肃年鉴》《临夏州年鉴》康乐县年度内容,选送各类图片。
3、丛书编写多方位。在出版康乐县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划过指尖的流年》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多形式丛书目标,结合丛书编写经验,主编全县首部文学期刊《康乐》。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青年文艺》编委会、广东校园文学网、中国青年作家年鉴编委会合著《中国青年作家年鉴(2017——2018诗歌卷)》。撰写报送甘肃地情丛书《绚丽甘肃》康乐篇内容。
(五)2020年实施落实情况
1、史志编修成果化。1—4月份,《康乐县志(1986——2005)》由州志编委会批复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出版的最后阶段,主编和编辑通过审志稿、查资料,纸质版修改与印刷厂改动相结合的方式,再次对全书所有数据及内容进行了审查,反复打磨,不断完善,核对处理前后数据不统一、记载内容不一致、计量单位不统一、标点符号不规范、图片表格设计不合理、排版设计不美观、错句别字不通顺等方面的问题396条;核实补录康乐籍副县级以上人员4人,地厅级以上表彰人员2人。通过不间断、持续性的审查完善,全面提高了志书质量。7月份,历时十年,十易其稿的《康乐县志(1986---2005)》,由甘肃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8月,《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7部被国家方志馆集中收藏。10月23日,在县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出版发行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孔仙月主持会议并讲话,县政协副主席陆增伟参加仪式,与会领导向编委会成员单位发放了《康乐县志(1986—2005)》。同时,向各乡镇、各单位及领导干部发放了《康乐县志(1986—2005)》。
2、乡(镇)村志试点编。按照州志办【2020】7号文件要求,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乡(镇)村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启动乡镇、村(社区)志编修工作,首先在景古镇、景古村试点编修镇、村志。8月28日,在景古镇召开由镇党委书记主持的《景古镇志》《景古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会议,单位负责人作了指导讲话。9月11日,县志办编辑人员进行了业务指导,并提供了模板和相关资料。目前,两部志书正在收集资料。单位负责人被抽调担任县扶贫资料征编办公室主任,开展专项扶贫资料征编工作,并开展资料收集整理指导培训。同时,为县专项扶贫资料征编办公室和各类现场会提供所需照片200余张,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自然资源局、民政局等单位提供查阅1986—2005年及2013—2019年的部门扶贫开发资料电子版及纸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