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申报全国文明单位测评验收汇报材料

2022-09-03 14:29:00 126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文明新风劲吹绿色瀑电更美

——总厂全国文明单位测评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测评组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总厂全面打造智慧企业,大力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建成了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下面,我汇报一下总厂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工作情况。

一、总厂概况(略)

二、对标求进,提升文明含量

文明创建只有进行时。我们于2004年通过了县文明单位之后,又相继创建了县最佳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014年以来,我们对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再接再厉,跳起摸高,力求再上文明创建新台阶。

第一,抓领导推整体。我们始终将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典范电厂总体规划、纳入年度重点目标、纳入绩效考评指标。建立了由党委书记、厂长领衔,党委副书记主抓的创建委员会,年内召开了3次专题会,保障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文明创建中。坚持领导带头制度,厂级领导全面参加文明创建的具体工作,每位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基层文明创建点。同时,根据文明创建标准,建立完善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内容、步骤和要求,确保文明创建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

第二,抓内涵推品质。我们形成了三度的创建要求。挖深度,始终围绕文明单位创建内质外形的本质特征,不断细化文明元素,夯实文明载体,优化创建手段,确保创建成效,并力求从人员能力素养、企业经营绩效上得到具体体现。增亮度,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狠抓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文化建设,第一时间抓好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精神的学习贯彻,特别是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做到了深学活用,及时布置了有关贯彻落实的研究课题,保持央企的政治本色和时代气息。保热度,做到创建工作常抓不懈持续不松,年年有目标,季季有检查,月月有考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创建体制机制。

第三,抓特点推辐射。将文明创建贯穿于生产经营、职工教育、文化建设等工作之中,开展了环境大改善、素质大提升、效益大增长等活动,讲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使职工的文明素养有了质的提升,周围环境有了显著变化,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总厂连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各类经济指标成为行业对照标杆。相继荣获了全国电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能源企业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工程均建成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

第四,抓活动推氛围。按照务实丰富的原则,总厂依托各类载体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确保创建工作更加贴近生活,延伸文明创建工作内涵。将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帮扶共建等活动与日常工作、关爱职工、扶危济困结合起来,每月利用图书漂流、道德讲堂等活动传播文明风尚,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成立了文学社等十余个文体协会,每年举办球类比赛、读书活动、趣味大赛、春节游园等活动,通过人文关怀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进文明宣传和典型宣讲活动,保持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创先争优,凝聚文明力量

(一)争当绿色能源的代表。总厂紧紧围绕绿色国电要求,树立了与青山绿水为伴,让青山绿水更美的现代环保文明理念,持续抓好水电开发水保环保工作,两站枢纽工程均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为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鱼类增殖放流站连续6年开展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水库投放鱼苗256万尾,目前正规划增建二期工程。坚持开展植树造林等公益环保活动,在库区共植树造林1.2万株,移栽清香木、皂荚等10类古树名木两百余株。水库蓄水后,其泥沙净化能力每年为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工程减少2400万吨的泥沙下泄量,明显改善雅安、乐山等地乃至岷江上游地区的濒水生态、环境经济,库区沿岸风景及汉源湖等景观成为了汉源地区新的形象名片。2012年,我厂投入4600余万元开展了厂区形象提升工程,今年投资1000多万元,利用航拍等技术开展了周边地质灾害巡查防治。不断建设优美环境,厂区面貌整洁美观,无跑冒滴漏和乱堆乱放等现象。文章转载自国企公文微信公众号,同时,作为目前四川电网主力电站,总厂年均发电量近170亿KWh,相当于节约标煤5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00万吨、二氧化硫7万多吨。积极带头做好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工程,倡导低碳生活,推广节能技术,力控厂用电和各种成本耗费。

(二)争当管理先进的典范。作为流域水电开发的先锋和母体电站,我们积极遵循国家绿色再生能源开发趋势,着力打造行业一流、系统样板。一是建立了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生产网络。实行两站合一、机电合一、运维合一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集控)的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集生产、人资、财务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工作效率实现极大提高。企业人均装机容量达到2.28万KW,在全国名列前茅。二是建立了以安全环保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构建了五级技术管控链和三级安全管控网,每年平均实现无差错操作28万余项,保持了设备健康平稳和安全事故零记录。注重职业健康,定期开展电磁辐射、噪音监控,从未发生过职业性伤害和健康伤害事件,从未发生过环保污染事件。企业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发电量、水能利用率、度电耗水率等指标保持集团领先。三是建立了以德才兼备为导向的人才机制。我们抓住人才这个核心,推行电力生产13个专业考试,根据资格证书和绩效情况,构建了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的动态机制。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构建了360°绩效管理体系,确保及时监督、有效指导、科学奖惩。近年来累计输送新型电力人才近100名,20多名青年走上中层及以上岗位。四是建立了以三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体系。多年来倡导同一条河、同一艘船、同一个家三同文化。对内建好职工小家,构建了家园、舞台、梦的企业愿景,强化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外努力造福大家。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水能强企、水电兴邦。

(三)争当技术一流的标杆。作为新建电厂,总厂下辖的水电站均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安装了世界一流的设施设备,引进了美国GE、瑞士ABB等公司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和新工艺。企业智能化水平较高,生产管理系统、监控保护系统、状态监测系统、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均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确立了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思路和模型,实现了全厂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报警,设备温度、振动、压力能够自动诊断和调整。建立了数字化全景展示平台,可足不出户对工区进行全方位查看。累计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5项,由总厂和四川大学共同研发的PPIS编码技术项目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鉴定委员会审查。企业在安全、健康、环保体系建设上达到了NOSA五星级标准。

(四)争当社会责任的先锋。水电站的相继投产,解决了成都拉闸限电问题,特别是利用自身调节水库优势,有力支撑了四川地区冬季电网的供给平衡。电站建成后,为四川电网提供重要的系统调峰作用,增加下游已建电站150万KW的出力。同时,水库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防洪设施,每年累计滞洪错峰约1.5~2亿m?,有力地缓解了中下游、长江防汛的压力。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总厂一直铭记企业的社会责任。结对帮扶县大树镇,2010年至今累计帮扶1200万元。组织向沿岸困难群众、地震震区捐款捐物活动6次,捐款总额达25万余元。主动参与汉源县4.20灾后重建工作,帮扶农房重建困难群众19户,落实资金5.7万元。坚持送服务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多次深入关怀孤寡老人和山区留守儿童,在汉源县大树镇松林小学捐资建设了松林书苑,捐助汉源县皇木镇松坪小学多批电脑和教学设备。长期资助优秀贫困学生24名,捐助30万元建立了乌斯河镇爱心帮扶医院。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水电工程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厂每年上缴利税约10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80%以上,实现了地方、企业、社会的多赢局面,切实履行了央企的重大社会责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发电厂申报全国文明单位测评验收汇报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75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