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安排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应急管理责任体系不断健全。推动自治区、市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出台《XX县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将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年度综合考核当中;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完成国务院、自治区、市安全生产巡查考核发现问题隐患整改,对事故多发频发的煤炭集中区服务中心和县公安局、交通局进行约谈警示;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企业全员岗位责任制,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逐步构建。整合减灾委、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能,成立了县应急管理指挥部,形成统一指挥、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建立了13个乡镇应急管理站、144个行政村应急管理点,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应急管理指挥部联席会议,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协同会商、信息共享、预警发布、协调联动机制,有效应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山洪暴雨和黄河安全度汛,没有发生人员受困和死亡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提升应急能力,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及时下达物资调拨指令,会同县发改局为各单位、社区(村)、交通卡点调拨应急紧急物资棉帐篷210顶、单帐篷715顶、折叠床609张、棉大衣2620件、棉被褥1380套,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对平罗工业园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找准了制约园区安全发展的病灶,为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风险管控指明了方向。二是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扎实开展三级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开展专题培训会4次,通过全方位诊断,危险化学品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逐步提升。三是紧盯节假日、“两会”等敏感时段,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暗访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四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排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隐患。五是全面实施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六是加强监管执法人员培训,组织8人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并取证,选派17人参加安全生产执法培训,监管干部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切实提升。一是补齐应急物资储备短板。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县武装部签订军警民联防协议书,共享共用590名民兵应急力量和装备设备;同2家工程公司签订抢险救援协议,组建了60人、57台重型机械的防洪抢险应急队伍;同石嘴山志愿者协会蓝天救援分会签订应急救援协议,补齐了我县水上救援能力不足的短板。三是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在2018版《平罗县专项应急预案文件汇编》基础上,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河洪灾害防御等19项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联合水务、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灾害防治宣传和应急演练10余次。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协同会商,发布预警信息21期,及时做好灾害应对准备,切实防范灾害风险。
(五)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度大幅提升。一是推荐明珠社区申报全国防灾减灾创建,开展防灾减灾“千场培训”,开展综合防灾演练3次。二是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中央和区、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发放各类学习资料5000余册。三是广泛开展“百千万”工程,分级、分期、分批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开展培训630余场次,强化了员工的“红线”意识。四是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210余场次。联合平罗工业园区、县总工会、人社局组织136家企业、300余人,开展了“安康杯”知识竞赛和“技能大赛”,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全县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