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精选6篇)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篇2xx年,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的要求及全省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了城乡低保普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强对普查工作的领导,市民政局成立了复查复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2xx年度乐山市城乡低保复查复核工作方案》,明确了普查的目的意义、复查复核时间、对象和内容、复查复核方法步骤及要求。
统一制发了《xx市城乡低保宣传资料》、《xx市xx区(市、县)城市(农村)低保取消或减少低保金对象花名册》、《2xx年统一组织城市(农村)低保复查情况统计表》、《xx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审核情况登记表》等相关资料。要求各区市县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搞好培训,确保普查工作质量。
各区市县民政部门也高度重视此次低保普查工作,成立了以民政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分阶段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做到人力、财力集中,重点突出,措施落实。
二、广泛宣传,规范程序。
为深入开展低保普查工作,各区(市、县)利用广播、报刊、社区(村)示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低保政策、普查意义和程序。通过宣传,提高了低保政策的群知晓度,增强了群参与低保监督的积极性。
同时,在普查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专门落实人员走村入户,采取查、看、听等方式对低保户情况进行逐户调查,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在村(居)示栏进行重新示,群无异议的重新填写《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对评议有异义的由乡镇(街道)评审小组再次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低保资格,并书面通知本人。
通过政策宣传和程序的规范,为低保工作的开、平、正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强培训,典型引路。
今年4月,我市专门召开了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会议,用三个月时间对我市城乡低保进行了全面普查。9月上旬,根据全省低保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再一次对全市城乡低保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
通过总结4-6月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经验,推广市中区、马边县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经验,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区(市、县)民政分管局长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各区(市、县)也相应召开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村(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参的培训会,对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普查内容、工作程序和低保工作政策再一次进行了认真培训。
通过培训和市中区、xx县的经验引路,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为保质保量完成城乡低保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强监督,保证质量。
为保证普查质量,市和各区(市、县)由民政部门牵头成立督查组,对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低保普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同时布了监督举报电话。督查组采取抽查方式对普查程序是否规范、档案管理是否完毕等进行检查,对普查工作不到位的,指导限期整改。有力的监督指导,确保了普查工作不走过场,保证了普查工作质量。
五、工作成效
通过城乡低保普查,我市城乡低保的保障对象情况准确,操作程序规范,真正做到了政策透明,群满意,为打造我市“阳光低保”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提高了低保工作人员质。
通过城乡低保开展普查的政策、操作流程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及时开展经验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质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提升了低保工作水平。
各地通过严格、规范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三榜示等程序,使我市城乡低保工作程序规范,低保工作“阳光透明”;通过大政策宣传,群对低保工作的参与度、知晓率和监督力度大大提高,受到了群的广泛好评,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城乡低保工作水平。
(三)建立了规范的城乡低保台帐。
在全面清理核查的基础上,对确定的享受对象分别填入《农村低保台卡》、《城市低保台卡》,做到了低保数据与计财实际发放数据完全一致。
(四)进一步规范了档案管理。
城乡低保分别按照《xx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审批表》、《xx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审批表》进行了一户一表一袋的归档管理。
(五)切实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截止月,据统计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情况,复查过程中:自动放弃98户,262人,金额33588元;评审取消5742户,642人,金额686523元;评审减少668户,346人,金额5723元;评审增5263户,6753人,金额3649元;复查新增4755户,692人,金额37943元。
城市低保动态管理情况,复查过程中:自动放弃672户5人,金额2xx2元;评审取消2998户5595人、金额663387元;评审减少74户64人、金额8455元;评审增632户974人、金额3594元;复核时新增489户6人、2元。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篇2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重点、主动作为,全面推进全区民政工作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民生工程有序开展。
、不断强化低保的规范化管理。先后出台了裕政办[2xx]46《XX区人民政府办室转发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关于XX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和裕政办[2xx]44《XX区人民政府办室转发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关于XX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件。提高了城乡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出台了裕民低保[2xx]5《关于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动态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从2xx年7月日起,我区城市低保标准由47元/月提高至47元/月,增幅达3.4%。
人均月补差由2xx年37元提高至45元,增幅达8.64%。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自2xx年7月日起由2xx年年人均纯收入24元/年,提高至27元/年,增幅达24.4%,人均月补差由2xx年5元提高至8元,增幅达7.%。
2、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当年度本级财政预算。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参保参合,参保参合率达到%。实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2xx年-月城乡医疗救助272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28.2万元。其中住院875人(次),66万元,门诊8493人(次),52.2万元。
3、我区现有五保对象445人,其中集中供养3人,分散供养7434人。供养标准严格按照市局制定的标准执行,目前集中供养的标准42元,分散29元,今年全年五保供养经已全部打卡完毕,共打卡发放3484.8万元,不含基础养老金88.74万元和电补贴7.2万元。
我区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从月人均5元提高至8元,院长工资提高至元,并将五保对象护理经按人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丧葬用按人均5元给予解决。同时强全区敬老院消防安全工作。我区已完成所敬老院消防安全整改工作,正在申请消防验收,计划在年底完成对全区所有敬老院进行消防整改,总投资8余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629人,共发放护理补贴98.87万元。
4、孤儿和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我区共有44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保障金按月通过财政局一卡通打卡发放,目前,共发放保障金约25万元。我区共救助生活无着人员95名,救助金额约4万元。孤儿救助资金区财政配套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已经配套到位。
5、在城南镇陡步河附近新建一所“凤凰河养老康复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8余亩,建筑面积34平方米,建设床位5张,计划投资近亿元,目前已进入设计规划阶段。
6、积极组织“福彩助你上大学”活动,共发放助学金32万元,8人次。
(二)涉军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八一”前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已经顺利完成两期。
2、对6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退伍补贴,做好残疾军人评残工作、老复员军人家属办理了遗属补助,为全区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
3、为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体现党和国家对红军老战士的关怀,根据上级件精神,XX区民政局积极组织对红军老战士们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红军长征胜利8周年纪念章。
4、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问题。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35人,其中转业士官26人。联合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对退役士兵开展培训,本年度参训人数29人。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标准化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振华社区、锥子庙社区、和顺社区、三道社区等4标准化社区建设工作,兑现区财政奖补资金55.5万元。社区阵地建设扎实推进。2xx年度,共落实社区用房269.68平方米。积极协助区审计局完成社区用房审计调查清理工作,为区城投司落实社区用房产权登记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工作。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平稳发展。我区平桥乡金马社区成功申报“全省第一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
(四)访维稳工作扎实开展。
我局高度重视访工作,有专职的访工作人员,同时实行访值班制度,确保群来访工作能及时有效的化解。今年以来共受理民政访案件3件,均得到及时、合理解决。
(五)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强。
一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突出重点、丰富种类,目前,全区现登记各类社区组织44个(其中社团4个,民非264个)。
二是殡葬管理工作逐步强。依据裕政秘[2xx]56,兑现2xx年度殡改奖励资金2.5万元,处罚34.5万元。2xx年4月初,扎实有效做好“平安清明、明祭扫、生态殡葬”相关工作。5月中旬,区殡改办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用户”的方式,对全区2处经营性墓和6处益性墓(祭堂)开展了年检工作。
三是婚姻登记规范。做到了制度、职责、收标准上墙示,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2xx年以来,共办理结婚登记857对,离婚登记278对。
四是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灾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5月2日,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构建安全宜居城市,XX区联合市级与金安区一同在中医院门口搭建宣传台及宣传展板。并在各乡镇、街设立宣传点,通过政府网、专题展览、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方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自6月3日以来,我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区22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房屋636户,重建29户,转移安置群6万人,直接造成经济损失2.26亿元。
我们及时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全力抓好抢险抢修,恢复生产,恢复重建工作,妥善安置群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确保群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医,全面落实省市区三级下拨救灾资金使用,保障人民群的基本生活。认真做好受灾群安置及垮塌房屋重建工作,共计安排重建29户547间,力争在月底完成重建任务。
五是社会工作发展良好。年初,XX区获评首批安徽省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3月5日,开展第个国际社工日宣传活动。联合六安市启明社工和枫叶红社工组织,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密部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有效开展全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5月4日下午,区民政局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于6月份,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知识测试”,有效提高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成效。
(七)有序推进计划生育及档案管理等工作。认真把握生育政策,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应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毫不犹豫地抓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有序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另外,严格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聘请专业档案人员对各股室档案进行汇总整理,目前所有档案料均装订成册,并验收合格。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抓好城乡低保及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做好低保与扶贫对接工作,确保国家和市、区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医疗救助杠杆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社会对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在医疗预算资金总量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制定本地科学、有效的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调节和杠杆作用,确保重点救助对象因大病、重病住院能够得到及时医疗救助,不致因病返贫,以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二是抓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福利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改力度。严格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制定合理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力争年底完成全区所有敬老院消防设施整改工作。进一步推动丁集镇、苏埠镇、韩摆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快推进敬老院转型升级在全区范围内推开,同时做好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验收工作,做好六安凤凰河养老康复中心等一批养老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和项目争取工作。
三是抓好涉军政策的落实。积极开展以自谋职业及政府扶持就业为主要形式的安置改革,拓宽扶持就业渠道,进一步做好城乡退役士兵安置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切实做好渉军维稳工作,为复员退伍军人排忧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做好2xx年度双拥创建工作,全力营造双拥工作的和谐氛围和环境,安排好节日期间的拥军优属慰问活动,进一步融洽军政军民关系,深入推动军地融合深度发展。
四是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大村务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村务开民主管理工作。积极做好示范社区、标准化社区创建工作,努力推进我区社区建设步伐。同时继续扎实做好社区用房扫尾工作,确保社区用房落到实处。做好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业务指导工作。
五是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大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及时组建工作督查小组,对各乡镇重建户进行摸底造册,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合理配合,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口上,突出重点,立足当前,坚持统一规划领导,稳步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对我区29户倒房户进行重建,按照上级的要求稳步推进。目前已建好55户,已搬入新居,在建项目64户,大约在月3日之前全部落实到位。
六是抓好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把好登记关口,大对各类社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政策,为各类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二是继续深化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和全国3级婚登机关创建工作,做到婚姻登记合法、规范、便民。三是强化调度殡改工作后进单位,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展殡改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严格兑现目标奖惩。督促验收墓年检整改工作,推进绿色生态殡葬进程。四是继续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强地名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息。五是继续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以及流动家庭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篇3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州民政部门精心指导下,民政局按照省厅“五个围绕,五个确保”民政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工作宗旨,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民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基本民生持续改善。
一是城乡低保规范发展。今年来,为964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2594.3万元,为3768户49467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624.9万。二是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兜底认证。共认定兜底对象2744户、85人,发放兜底金273.44万元。三是五保供养有新提升。为246人集中供养、55人散居供养,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3.49万元。四是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全年城乡医疗救助293人次,发放救助金447.39万元。五是不断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全年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近4余人次,对符合条件的3427人给予了救助,其中未成年人364人次,重症及精神病人38人次。六是深入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为98人次困难群发放“救急难”资金25.456万元。
(二)养老事业推进有力。
一是超额完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共完成新增养老服务床位5张,即增建“日间照料中心”5个,新增床位3张;新建“养老服务示范点”5个,床位2张,超额完成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完成目标任务25%。
二是不断健全养老制度,出台了《关于快XX县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是认真做好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工作。完成了百岁老人复核及新增申报,对全县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长寿保健补助3元。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对全县9-99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津贴元。
四是做好老年优待证办理工作。为年满6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证442件。
(三)基层政权不断巩固。
一是积极开展村民依法自治。在茅坪乡金沙村、茨岩塘镇半寨村以村民小组自治为切入点,开展了村民依法自治达标活动,在活动中推选了村民小组长,依法对小组进行了整合和合并,完善了各项小组长职责和制度。
二是全面完成区划调整和并村工作。于6月5日已全面完成建制村合并、村改居、村居名工作,全县共完成建制村合并65个、村改社区4个、村居名7个,村居总数从462个减少为397个,撤并幅度为4%,超额完成省州下达55个任务数个,完成任务率为8.2%,目前建制村合并、村改社区、村居名后的新村(社区)均已挂牌运行。
三是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县乡两级培训和资料收集,野外作业和内业整理工作技术外包工作。
四是实施社区惠民项目。共对36个城乡社区进行了社区惠民项目整顿,按每个社区每年5万元的补助标准,将36万元惠民资金全部下拨到社区,且通过申报和验收。
五是稳妥实施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完成7个行业协会商会脱钩任务。
六是认真做好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对登记在册的5个社会组织已全部完成年检工作,其中2个社会团体和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合格,3个社会团体和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不合格,依法撤销登记社会组织4个。
(四)殡葬改革有序推进。快绿色殡葬、生态殡葬、节地殡葬改革步伐。将城市殡仪馆和墓山建设项目列入县“十百千”工程中个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之一。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期建设。规划总用地86亩,实际已征地977亩,殡仪馆建筑面积约845㎡,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工期二年,2xx年可对外正式营运。
目前,“一期应急墓区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5%。城市殡仪馆及墓山二期项目建设已经完成投融资模式编制和二期墓区建设方案编制等工作。7个乡镇益性墓地顺利推进。里耶益性墓地已完成墓穴建设4个,苗儿滩镇乡镇益性墓地已完成工程量的8%。出台了《XX县里耶镇墓管理办法》、《XX县殡葬用地管理办法》、《XX县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巡查处置管理办法》、《关于印发〈XX县殡葬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件。
(五)涉军服务坚强有力。
一是“双拥”工作有新局面。为驻县部队解决资金近4万元,用于水电通讯及基础设施整改,有力地支持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心献功臣”活动,全县上下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然成风。
二是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投入资金5余万元,组织精干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在全县34个乡镇(街道),为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烈士遗属、因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等3名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进行健康检查。
三是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一年来,共接待、走访优抚对象近2xx人次,处理来访函近3件,共解决生活、医疗经近8余万元,衣物5余件,棉被余床,发放丧葬互助储金2余万元。
四是优抚事业单位成绩显著。烈士陵园积极组织开展祭扫、纪念烈士活动,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在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2xx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2xx年月,被省民政厅授予“明优抚事业单位”。县光荣院完善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六)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质。
一是婚姻登记实现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婚姻登记基础建设,强化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推行网上预约登记服务,建立婚姻家庭引导室,设立情感“缓冲带”,让濒临破碎的家庭实现了家庭和睦。截止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384对,离婚登记84对,补领结婚证428对,补领离婚证83本,登记率、群满意率%。
二是福彩销售势头强劲。今年截至目前,福彩销售突破726万元,同比增长2%。筹集福彩益资金8余万元,同比增长89%。
三是孤儿保障措施得力。共为439名(其中机构集中供养4名,社会散居399名)孤儿发放孤儿保障金335.28万元。
四是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出台了《XX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制定了我县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元,超过湖南省规定的最低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5元)。
五是启动并完成了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息采集和息录入工作。全县共录入留守儿童27人、留守妇女679人、留守老人266人。
(七)救灾减灾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减灾综合协调能力,健全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应急救援机制。强减灾救灾宣传应急演练,在“5.2”全国防灾减灾日,配合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县思源学校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认真开展冬春缺粮户的调查摸底工作,下拨冬春救助资金565万元,发放大米24斤、棉被7床、棉衣688件,解决了全县近万名困难群、冬春荒期间的基本生活等问题。
全年下拨救灾应急资金772万元。今年“6.2”里耶特大洪灾,民政及时布捐赠账,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共接受社会爱心人士、社会团体、机关企事业捐赠善款9.89万元,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大米、植物油、矿泉水、八宝粥、蔬菜、牛奶、药品等价值28.42万元的救灾物资。县民政紧急调运各种救灾物资达367万元,救助受灾群4万余人次。
(八)综合工作亮点突出。
一是大民政新闻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强化负面舆情监督,提升民政良好形象。今年来,全局在各级党报党刊、湖南红网、湖南民政网等主流媒体发表民政宣传稿件8余篇。其中,湖南日报5篇;中国社会报5篇;团结报3篇;湖南红网5篇;省民政网46篇。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二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通过短平台、、QQ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宣传力度。
三是综治工作成效明显。联合消防部门对全县32个敬老院进行了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利用媒体平台到乡镇敬老院播放安全用电、交通出行等警示片共计2场次,着力提升敬老院老人安全意识和突发险情防范能力。全面完成创建州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资料上报、网上“七五”普法学习及普法考试、民政执法证换工作。同时做好了联校支教、扶贫、计育、两违清理、维稳、安全生产、禁毒、依法行政、农民减负等综合工作。
二、2xx年工作计划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动“8+”救助制度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建立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测算指标体系,完善息核对机制,优化审核审批程序,精准认定城乡低保对象。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有效衔接,逐步提高重点对象医疗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用救助比例,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规范救助标准和程序,切实缓解群突发性、紧迫性、阶段性基本生活困难。深入开展“救急难”综合试点,争取各级大投入,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解决群“救急难”问题。
(二)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快养老中心、慈爱园建设力度,争取2xx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三)全力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强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在“八一”等重要时节,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各项制度政策,健全完善优抚政策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抚恤补助标准。
(四)大力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大力培育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区社会工作站建设,促进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进一步激发社区活力。
(五)推进福彩销售稳步提升。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促进“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大力推进“阳光福彩”建设,力争2xx年,福彩发行突破8万元大关。大彩票益金对社会福利和相关益事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彩票益金使用效益。
(六)扎实推进共服务建设。建立完善儿童、残疾人福利制度,强慈善事业,普遍建立城乡一体、保障有力、服务专业、覆盖全面的福利服务体系。坚持儿童权益优先保护原则,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监护、教育、发展等问题。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快发展慈善事业,打造益慈善项目品牌,积极培育网络慈善等新形态,支持种形式募捐活动。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篇4XX区民政局围绕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以活动为牵引,以工作为切入点,切实强民生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民政难题的破解,全力推动全区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一、2xx年工作总结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做大做强民政事业。
一是举办了2xx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高峰论坛。2xx年9月23日,在蓝海大饭店举办了“2xx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主办,XX区人民政府、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促进会承办。论坛主题为:中日韩携手开创健康养老产业新纪元。论坛期间,区政府与CJ国际投资株式会社签署了《中日韩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投资合作协议》。
二是突出抓好潍坊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博览中心建设。2xx年月2日,与中日韩经济发展协会中小企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签订了《中日韩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合作框架协议》。2xx年9月23日,我区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共同建设的面积2xx平方米,拥有5个展区、大类、2xx种日韩老年用品的永久性展示展销场馆——潍坊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博览中心正式运营。
三是快颐盛德医养结合综合体建设进度。颐盛德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由北京盛德健康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司筹建,该项目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32xx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3张,医疗床位张,计划总投资8万元,从事医疗、养老、培训等行业的投资和管理,目前正在紧进行各类设施改造,同时利用现有2套2xx平方米商铺打造的国际健康养老产品交易中心正在招商。
(二)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是聚焦城区社区居家养老。落实安康养老服务息平台的服务对接,在各社区完成了终端布局,基本打造完成养老服务十分钟生活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提升改造,建设完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处,养老居家服务站54个,建立互助家庭个,农村幸福院5处,提升养老机构7个,并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实行九统一,完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升级。
二是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各街道也相应成立推进机构。目前正逐步制定出台落实设施规划、土地保障、资金补助、融资支持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及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息平台运行和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相关措施。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全部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电、暖、气、固定电话、宽带互联网实行优惠价格。
三是健全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全年为62名经济困难不能自理的失能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6元的标准,共发放护理补贴4422元。全年为22名农村散居孤儿,按照每人每月72元的标准,共发放生活补助22248元;为38名城镇散居“三无”人员,按照每人每月75元的标准(月份同低保一块提标至每人每月78元),共发放生活补助33792元。为全区3名8-9周岁以上低保高龄老年人,按照8至89周岁,9至99周岁老年人分别为每人每月不低于元、2元的标准,共发放高龄津贴425元。为6名困境儿童,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元的标准发放,共发放生活补助576元。全年为97名困难残疾人,23名重度残疾人,按照每人每月8元标准,共发放补贴286元。
(三)积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全力抓好“四全一特社区”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年初我局把“四全一特社区”推进工作做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做好协调、调度、督促指导系列工作,制定了《关于抓好“四全社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四全社区建设标准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并于5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区“四全一特社区”现场调度会,刘建国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二是推进社区办服务设施提升。全区共有9个城乡社区列为全市改造提升计划,特别是列入“四全一特”社区试点的社区,目前办服务用房都达到7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西关街道高家东社区56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北关街道北关社区、刘家园社区3平方米社区中心改造工程,完成人民商城社区、月河社区、曹家巷社区等社区配套设施改造提升。46个城市社区全部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覆盖率达到了%,基本配套完善了各种共服务设施。
三是抓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8月成立了XX区社工协会,统一规范全区社工人才工作。与组织部门联合出台专业社工考试通知,将社区社工待遇纳入全区人才框架,以区委件《关于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发[2xx]5)落实专业补助。今年全区一次性通过国家级社工专业考试57人,超过前8年我区通过人数之和(38人)。认真开展“齐鲁和谐使者”推荐评选工作,2人被评为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享受为期4年省政府专项补贴。
提升“社工+志愿者”运作水平,出台《XX区关于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力打造XX区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推广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正能量最美服务社区”经验做法,城关曹家巷社区获得“全国志愿服务最美社区”称,在“四全一特”试点社区培育出各具特色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2余支,发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2xx余人次。
四是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在试点社区探索实施了以“四社联动”为核心,建立完善社区运行“4+X”体系。即:通过创新社区自治与共治模式,逐步搭建起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社区志愿组织+驻社区单位等方参与的社区治理平台。推行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立区”治理模式,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等制度,完善了居民约和自治章程,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五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通过推行社区事务“一站式”服务,实施“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工程,实现社区群工作的立体化和全覆盖。在去年试点基础上,新增个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引进“樱桃阵”、“援通”等专业服务组织,在社区设立服务站,开展好便民利民服务,实现“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社区,实现居民办事“八不出社区”。
六是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从实际出发,对我区农村社区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由原规划2xx年完成76个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调整为2个。按照省委44件要求,逐步整合为“一厅一校八室”(即“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教育学校、综合办室、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体活动室、社会组织服务室、农业综合室、电子商务室),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到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共服务。
(四)利用智慧办电子政务网数据共享,实施精准救助。
为解决网络建设各自为政,开发不同模板系统难以兼容,以及县市区息数据覆盖面小,核对结果不精准的问题,市民政局依托潍坊市智慧办电子政务网,统一开发建立了核对系统。我区核对中心每月日前向市核对中心上报核对名单,市核对指导中心每月下旬反馈核对结果,为强动态管理、实施精准救助提供了可靠保证。截至目前,我区已通过市核对指导中心开展核对6929人次,其中在保复查6374人次,新增核对555人次。
我们在每次接到市核对中心的反馈后,均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依据核对结果已清理城市低保2户23人,农村低保3户6人。核对工作开展后,我区的社会救助精准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4月3,民政部领导对此项工作来我区调研,我区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全年为城市低保户2578人次发放保障金额99万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362.5元。为农村低保户35256人次发放保障金额759.万余元,人均补助水平达到25.3元。(目前城市低保标准为52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38元/年)。全年为53名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发放五保金29万余元,集中供养率达到%。截至目前(下半年医疗救助正在审理中),共为22名城乡低保户发放医疗救助金63.5万元。全年为4882名低保人员发放参居民医疗保险补助63466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和《潍坊市社会救助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畅通救助渠道,疏通服务群的“最后一里”,依据山东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快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的意见》(鲁民〔2xx〕65),我局联合有关部门于2xx年月25日出台了民字〔2xx〕59件,件具体规定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内容、细化了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社会救助实施主体,建立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落实配套工作措施,并提出了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5万元。同时注重开展经常性捐赠活动,发动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辖区爱心企业家、实业家积极捐款捐物,建立专项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居民互助基金、定点选项冠名赞助等。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与市慈善总会联动,积极开展困难大学生救助,共救助困难学生34名,发放救助金5余万元。
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特困家庭的集中救助活动,一年来共救助困难群体359人次,发放善款5万余元。注重拓宽慈善救助渠道。与潍坊市眼科医院联合开展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工程,帮助36名贫困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与XX开发区医院联合开展“春雨工程”,由XX开发区医院出资万元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慈善捐赠渠道,实行选项冠名赞助,为困难患病群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五)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强组织领导,增强双拥共建工作合力。坚持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访等制度,强军地双方联系沟通。“八一”、春节等节日期间,走访慰问驻军单位,互相征求意见,共同研究落实双拥共建措施。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区健康街小学、区和平路小学等5所学校成立了“XX区少年军校”,积极组织军事讲座、军事夏令营、学生军训等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
突出办实事,全力支持部队建设。配合保障部队完成日常军事训练拉练任务,为某驻军单位在明宗山的战术训练和直升机抢救伤员演练提供了拥军保障工作。出资2万元修缮了拥军路、仓南路,保证了部队日常出行方便和及时执行战备任务。帮助驻军建设了蔬菜基地并确权,无偿为某驻军单位提供优质菜地5亩,帮助解决了部队“菜篮子”问题。
组织开展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军营活动,动员组织了圣得福建研究所、茶博城商会等社会组织进军营拥军慰问活动,由爱心社会组织出资,分期分批为余名部队特困官兵发放救助金5万余元。协调部队做好潍日高速路施工迁改工作,按照上级潍日高速路建设的方案,积极协调部分驻军单位做好部队有关设施和线杆光缆的迁改,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全面落实优抚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做好优抚对象保障工作。今年来全区共发放残疾抚恤金46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补金643万元。进一步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2xx年将全区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再次进行调整,提高到每户每年56元,全区共发放42户、642.76万元。为36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补助金279万元。
(六)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业园。
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确保在登记制度改革、行业协会改革、监督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采取“政府搭台、部门唱戏、团队管理、区街联动、社会支持、群受益”的运行模式,依托XX区社会福利院用房改造建设XX区社会组织创业园,由XX区远航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托管运营。截止2xx年2月日,全区共有社会组织82家,其中:社会团体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6家。建立了民政干部联系服务社会组织制度,机关干部每人负责联系家社会组织,重点从培育、登记把关、年度审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益无偿服务。
(七)强社会事务工作管理,推进社会事务工作发展。
一是全力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工作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区3年地名变化情况,编制了地名普查目录423条。4个地名普查单位的资料已全部报送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室。外业采集全部完成,内业息符合要求的84条息已入库。已完成调查登记地名数量3564条,完成地名息审核数量3564条,标准化处理条。
二是细致做好殡葬服务工作。截止到目前,2xx年我区共计死亡375人,按照《潍坊市除基本殡葬服务用实施办法》的规定,拨付给市殡仪馆5499元,第二殡仪馆268755,第三殡仪馆26285元,共计586595元。
三是认真做好收养登记工作。严格依法办理收养登记,办理国内民收养登记5例。
四是全面做好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按照《潍坊市建立城区四级联动救助服务网络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了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合巡查制度,并组织开展了联合巡查行动。2xx年,在卫生城市复审、极端天气及平常巡查中共救助9人次,购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防寒衣物、药品、食品等,约.8万元。
二、2xx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继续推进养老服务创新。
一是强潍坊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博览中心建设。在现有经营面积2xx平方米,拥有5个展区、大类、2xx种日韩老年用品的基础上,继续强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的合作,增养老养护产品品种和数量,争取达到展示展览产品3种以上。
二是推进颐盛德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建设。成立项目推进小组,积极帮助企业搞好改建、融资、设备引进等工作,全年投资总额达到2xx万元以上,力争2xx年5月部分养老项目开始运营,月老年病护理院项目正式运营,月国际养老护理培训项目正式开班。
三是促进潍坊国际养老护理用品交易中心建成运营。明确项目负责人,主动帮扶企业,帮助做好交易中心的规划、场地协调、设计改造及招商等工作,计划2xx年完成5平方米商铺改造,5个健康养老产业产品展位投入运营。
四是抓实居家养老服务。拟与北京金太阳养老服务司合作,先期在城区建设4处居家养老服务驿站;通过招标方式,投入2万元,在城区建设2处涵盖“一网一站一所一中心”的综合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底前服务居家老年人达到5人以上。
(二)抓好社区建设。
一是合理调整社区布局。依据“设施配套齐全”要求,拟建议对现在社区布局进行调整。初步考虑整合现有85个社区到65个左右。同时,将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等共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与新建、改建住宅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无偿交付使用,确保建筑面积不少于每百户2平方米,原则上总面积不低于7平方米,其中用于服务的面积不低于7%。在所有社区建成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综合性、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二是抓好第十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2xx年,全区基层政权工作要围绕第十二届全区村(居)换届选举开展,重点抓好如下工作。一是抓好换届前培训与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区、街、村各级培训。二是按程序组织好村(居)换届选举。按照全市统一时间要求,扎实组织开展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举合法率、成功率,并努力确保不出现集体上访事件。三是继续深化村务开民主管理工作。结合组织部门牵头的全区村级审计工作,认真研究解决换届后,村务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三是抓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把好“三道关口”。一方面把好“进人关”。要求和监督各街道坚决杜绝随意进人和人情进人现象,建立起“需进才进,凡进必考”的用人机制,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质。二方面把好“培训关”。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出发,换届结束后,组织全区5名工作人员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采取各条口分批、分期集中授课、分散学习讨论等方式,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工作职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为民服务的方法和本领。
同时,充分发挥社工协会的作用,发动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工考试,争取2xx年考试合格人数达到5人以上。三方面搞好“评比关”。在社区工作者中开展“评不倒”活动,通过实施以“网格化管理”为目标,以“掌上社区”为平台,以“社区民情日志”为依据,以“常态化管理”为制度,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质,真正让社区工作人员做到“业务问不倒,办事难不倒,群评不倒”。
(三)健全完善救助体系。
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为全面贯彻落实潍坊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潍民字〔2xx〕49)和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贫困重性精神病人住院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潍卫发〔2xx〕3)精神,编密织牢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确保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真正落实。全面展开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工作。
(四)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强组织领导,增强双拥共建工作合力。坚持军地联席会议、军地互访等制度,强军地双方联系沟通。突出办实事,全力支持部队建设。落实优待抚恤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做好重点优抚对象解困工作,探索解决双拥工作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巩固老典型,培植新典型,努力将我区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22年民政局低保年终工作总结篇5(一)扶贫帮困工作
、大社会救助的力度。截止6月底,全区低保覆盖人数2663人,累计发放救助金397万元;医疗救助669人,发放医疗救助金95.9万元;享受居民医保补助人员5742人次,累计发放补助金96.6万元;支内回沪帮困补助对象3268人,共发放补助金3582.9万元。综合帮扶7454人,帮扶资金支出累计达274万元(2__年月-6月)。
2、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的帮困送温暖工作。制定了市、区领导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工作方案,陪同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本区困难家庭。落实市委书记俞正声来本区慰问困难群,视察节日帮困的相关工作。区至爱帮困服务社开展以实物帮扶为主的送温暖活动,总计金额3.5万元;以“送温暖、创和谐、迎世博”为主题开展一次性综合帮扶活动,共支出帮扶资金2万元。
3、会同石泉街道举办2__年“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募捐活动。活动现场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机关干部、社区群和爱心企业纷纷举牌奉献爱心,区慈善基金分会和各街道(镇)共募集善款达86万元,创历年新高。会上,全市首家“晨路慈善服务社”揭牌成立。
4、认真做好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慈善募捐接收工作,在区慈善基金分会设置专门接受点,截止6月底,共接收来自286家单位和个人的捐款共计342.87万元。
(二)社会福利和老龄工作
、落实新增养老床位5张。陪同区领导实地调研桃浦李子园地块养老院项目、中远两湾城地块项目状况,确定养老设施项目设计方案,形成可行性报告,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推进项目落实。
2、为老服务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截止6月底,已有4个老年活动室建设完工,并已开始置活动设施。全区共有593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其中,962位老人由政府出资补贴购买服务,63位老人自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已完成全年指标数的89%。
3、强养老机构窗口建设。组织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和比赛,开展养老服务能手、服务明星评选表彰。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世博运营期间养老机构安保、息报送、综治维稳工作,签订养老机构安全责任承诺书,提升养老机构安全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
4、积极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与区健康办联手开展2__年度健康型(老年)小区的检查评估工作,开展“迎世博、健康关爱社区行”系列活动,推出健康监测等十项为老健康服务项目。联合上海佰瑞福为老健康服务中心,在各街道(镇)开展为老健康服务志愿者培训,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医疗咨询、安全检查、健康服务,推广和普及五脏养生操。
5、推进独居老人结对关爱活动。继续推进关爱独居老人的“守望工程”,针对独居老人变动情况、关爱制度、结对工作、关爱服务、子女履行义务和特殊照顾等内容,认真检查落实。并建立完善独居老人档案制度、有关人员的责任制度、问候记录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教育宣传制度和检查督促制度。
(三)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认真做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式规范化建设。全区9个街道(镇)都完成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式标准软件的安装。其中,石泉、甘泉、长征、曹杨、真如已完成了标准软件安装的调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