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年村卫生所妇幼工作总结
222年村卫生所妇幼工作总结(通用7篇)
222年村卫生所妇幼工作总结篇XX年,我乡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院长的重视,各部门的配合,以贯彻《母婴保健法》为重点,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开展妇幼卫生工作宣传和卫生保健工作,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健康质,我院作了以下具体工作:
、由专职妇幼人员和院长定期对村妇幼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并督促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当时写出督导意见,并采取各种形式大对《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依法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权利。
2、妇幼工作按时、按期、按质量完成了上级各种统计报表,做到了软硬件齐全,坚持每月一次专栏,通过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等种方式大力宣传妇女、儿童健康知识,定期对村级妇幼人员进行考核。
3、实行了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和管理。XX年全年发放出生医学证明63本,发放医学证明提高了计划生育质量,同时开展了母子保健工作。
4、强了对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为强妇幼保健人员的管理,特制定了《郑河卫生院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工作管理制度》把妇幼保健人员的出勤、培训,考试等情况直接与工资挂钩,并实行了奖惩制度,这些措施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性和积极性,全年共召开例会2次,发放宣传资料2次,举办培训会议6次。在每次例会中,他们能够准时参会并能够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在每次培训后他们能够圆满完成学习总结及能够独立完成考卷。XX年全年,卫生院共印发考试试卷8份,,经阅卷统计平均分数达78分。
5、提高系统管理质量,普及了新法接生,消灭了新生儿破伤风,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尤其是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实行了高危会诊,转诊制度,提高了产科质量。切实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全年孕产妇总数达96人,新法接生94人,产检74人,产后访视75人,住院分娩26人。其中住院分娩人,无孕产妇死亡,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6、做好——6岁儿童登记,全镇——7岁儿童总数329人,新生儿访视75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423人,——4岁儿童死亡人。其中新生儿死亡人。
按照上级要求,继续巩固爱婴医院,且通过复查,并在降低“两率”中接受县保健院对我镇的复查,由于我镇地处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争取在来年的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
222年村卫生所妇幼工作总结篇2今年,我院妇幼工作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以“三个代表”和xx大报告为指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紧紧依托《母婴保健法》,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狠抓住院分娩率和群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努力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住院分娩率为99.4%,孕产妇死亡发生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高危孕产妇检出率2%、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人数947人,保健覆盖率9.7%;7个村(社区)卫生室都有比较规范的妇幼服务区和妇幼工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
二、主要做法:
(一)在工作中:
、我们以实施七大(孕、出生缺陷、降消、宫颈癌普查、孕产妇产前检查、-36个月儿童健康体检、预防乙肝、梅毒、艾滋病)项目为契机,把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作为我们核心工作来抓,全年为完成7村的督查与指导,掌握了全镇妇幼卫生工作状况,及时为村卫生室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高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赢得了社会的赖。
2、充分发挥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做好资料建档工作。确保镇村级妇幼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以《母婴保健法》为依托,规范母婴保健服务:我院全面启动农村35至59岁妇女宫颈癌普查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普查7个村普查人数2人,,患有人。患各种妇科疾病64人,占检查人数的%。这次宫颈癌普查得到了广大群的称赞。通过这种近距离地和老百姓接触,也让我们医务人员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妇幼保健人员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三)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建立孕产妇保健卡(手册),镇、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对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摸底,按孕早、中、晚期、产褥期所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以确保母亲安全。同时,严格按照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进行筛查与管理。规范的管理模式使今年无孕产妇死亡,有效保障了孕产妇的安全。全年总产妇数3人,活产32人,产前检查22人,率93%;产后访视22人,;住院分娩546人,率为99.4%;高危产妇3人,检出率为2%;高危住院分娩为3人,率为%;孕产妇死亡人,有效地控制了孕产妇死亡率。
(四)规范儿童系统管理,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儿童保健严格按照-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要求建卡、建册并进行系统健康检查,全镇共有7岁以下儿童数33人,保健管理947人,保健管理率92.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47人,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营养评价,实查人数77人。
(五)强妇幼项目工作的管理:
、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组织实施中做到:管理规范、组织健全、指导监督有力、运作规范、责任到人、宣传覆盖面广,做到家喻户晓。同时积极做贫困救助工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救助面。使住院分娩率大幅度地提高,有效地减少了可避孕产妇的死亡。
2、出生缺陷项目重点大了宣传力度,对村级妇幼员进行培训,动员全民共同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全年共口服叶酸2余瓶,干预率53.2%。
(六)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提高群自我保健意识:注重妇幼保健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把妇幼保健知识和《母婴保健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以群喜闻乐见的方式行使宣传真正普及到广大群中去,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保健。另一方面以村卫生室妇幼服务区为阵地,广泛开展孕产妇保健、妇女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干预、婴儿喂养等内容的咨询宣教工作。印制《出生缺陷项目》、《孕》、《孕期保健知识》等宣传料5余份、悬挂横幅、刷写宣传标语2余条,办宣传刊2期。通过有效的健教活动,使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了85%以上,对整个妇幼卫生工作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院规范化妇幼门诊建设完成,产科硬件建设基本达标,但完未经过评审验收,未能启动产科相关业务,使妇幼保健与临床业务不能紧密相结合,从而不能满足广大群的需求。
2、村级网底相对薄弱,数防疫员兼妇幼保健员,且男同志居,不便行使保健员职责,群落后的思想仍然存在,增补叶酸工作难度大,许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外还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宣传不到位、底子不清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仍然存在。
四、明年工作思路:
、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保健管理。2xx年以强*社区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为契机,很抓妇幼人员的质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范围,认真做好本辖区内流动孕产筛查及儿童摸底建档工作,及时了解流动育龄妇女孕情,做好高危筛查,为她们提供与本地孕产妇相同的保健服务。
2、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充分利用各种群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的科普知识,大预防与控制出生缺陷工作力度,力争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4%以上,孕妇规范增补叶酸率达55%以上。
3、积极启功医院产科业务,拓展服务范围,把保健与临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强化业务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水准,努力做好本辖区的妇幼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社合和谐、家庭幸福,贡献我们的力量。
222年村卫生所妇幼工作总结篇32x年**镇的防保工作,将在镇党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重视下,以“预防保健”为中心,继续巩固和大“乡村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力度,突出以“预防保健为主,防治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方针,紧紧围绕保护人民的健康,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大村医的业务培训,提高我镇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质,夯实三级防保网网底建设,促进我镇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按照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县疾控中心、妇幼院工作计划的安排,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及《龙陵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法搞好预防保健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全面促进我镇农村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二、组织、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
、继续巩固“乡村一体化”取得的成果,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要求开展工作。
2、争取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增对卫生事业经的投入,以保证组织建设、师资培训等所需用。
3、为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质,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村民获得卫生保健服务,执行国务院颁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4、继续实施好兴边富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工作。
三、卫生防疫工作
(一)疾病控制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突发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息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和检查,防保科每天对各科室、辖区村卫生室进行疫情报告督导、检查,并落实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二是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一旦发现有传染病、不明原因传染病和疑似突发卫生事件时,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要求乡、村两级认真开展疫情漏报调查,建立完善疫情漏报自查制度和疫情分析制度,两项每季度进行一次。三是提高对暴发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严防疫情的扩散蔓延。
2、按照《县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甲型HN流感防治方案》的要求,继续抓好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和甲型HN流感等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3、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强领导,强化部门职责,争取各部门参与,采取渠道方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力争年内组织开展2—3期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卫生人员累计参训率达5%以上,年底城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7%。另外,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人群的检测任务。
4、强鼠疫、霍乱的疫情监测。继续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强肠道门诊与疫情监测,坚持“零报告”制度,年内组织大面积灭鼠、灭“四害”—2次,严防鼠疫病、霍乱病的发生及流行。
5、抓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x—2x)》要求,以“控制传染源,降低疫情”为目标,切实落实各项控制措施。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的自我保护能力;对结核病人进行归口管理,村医实行分片包干,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记录再走。
6、疟疾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严格执行《龙陵县疟疾管理意见》,切实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外出疫区务工人员,务必做到“三不漏”;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内源性病灶点的病家及四邻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对现症病人进行正规治疗,搞好冬春季休止期病人根治及疟史访问,村医实行挂钩负责制。
7、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积极做好计划疫对象以内的甲、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控制肝炎的发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