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年工地安全月活动总结_工地安全个人总结报告
222年工地安全月活动总结_工地安全个人总结报告(精选5篇)
222年工地安全月活动总结_工地安全个人总结报告篇建立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安全监管职责。在2月份召开的全市建筑业会议上,市建管局与全市六县三区主管部门和市直施工单位签定年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将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县区,并提出了具体的保证措施和奖惩措施,明确了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地位。
强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强对建筑施工安全情况的检查力度,我市各级主管部门积极强组织建设,市主管部门调整充实了安全领导小组,确定了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在市区工程监管中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了各分片具体负责人。建立了工程安全监督档案,强化了对工程的全过程监督。
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监督行为。为强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制定出台了《滨州市建筑起重机械登记备案管理规定》,实施安装告知、产权登记和使用备案制度,规范拆装和租赁市场;为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建筑工地推行绿色施工和开展创建“四节一环保”工地活动的通知》;制定出台《滨州市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安全管理办法》,开展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安全评价工作,强化了周边环境施工安全;为强化施工单位责任意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另外,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有关件精神,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的监管责任、工程源头管理和参建单位主体责任进行全面规定和明确;为强模板工程监管,拟研究制定《滨州市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管理办法》。通过以上制度和件的出台,使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安全形势分析,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体系。针对每个季度不同的安全施工特点,坚持季度安全例会制度和月安全例会制度,分析总结安全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在高温酷暑、暴雨等灾害天气,各级安监机构及时发布有关息,并督导施工单位落实有关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二、立足现场,排查隐患
从3月2日至4月28日,我们组织了全市春季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共检查23家建筑业企业279个项目部施工的735个在建工程,建筑总面积8万平方米。检查下发质量方面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查出较大质量隐患6余条,指出施工不标准做法5余条;下发施工安全书面隐患整改通知书56份,查出各类安全隐患9余条,对44个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工程责令停工整改,对3个项目负责人累计扣分2分。检查形成了很好的氛围,短时期内集中消除了大量现场安全隐患,摸清了全市基本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稳定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取得了预期效果。
开展建筑工程巡查,狠抓隐患排查治理。上半年,全市共巡查工程427个次,下达隐患通知书38份,查处各类安全隐患2784条,对9个工程责令停工整改,并对27个项目经理累计扣分25分。责令拆除塔吊5部,菱苦土板房拆除3处9间,高压线两路;累计对个施工单位罚款次,罚款总额87元;组织阶段安
全评价63个次。有效提高了市区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稳定了安全生产形势。
开展专项整治,强薄弱环节监控。对一些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存在问题较,管理困难的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机构采取约见企业负责人、限期督办,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市主管部门协助管理等种方式进行督改,均取得良好效果。
对高层脚手架、深基储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认真执行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并建立危险源档案,有计划的进行重点监控。近年来,在个项目施工中取得了切实的实际效果,消除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有效杜绝了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措并举,提高管理
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严格把关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认真审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人员上岗和日常管理情况。通过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动态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实行动态评价和年度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结合,提高了全市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上半年,全市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9家,延期企业家。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经过严格考核,44名企业法人代表等三类人员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书,535名特种作业人员取得上岗证书。
强安全防护用品建设。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开工前组织对安全防护网的实验检查;
组织5家安全网等防护用品生产单位取得省登记备案证书;组织4次抽检和两次质量座谈会,稳定了交易中心产品质量。施工企业购置合格安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大大降低,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好转。
积极开展明工程创建活动。采取定向创优和目标管理方式,对县区确定年度创建数量目标,对达到一定规模和有创建意向的工程项目,引导施工单位确定工程安全明施工创优目标并与之签定安全明施工定向创优目标责任书,调动项目部创建动力,并强跟踪服务,由被动等靠施工单位申请后择优评选,逐步实现主动创建,参建单位创建积极性继续保持较高热情。今年以来,创建市级安全明工地65个,其中市级安全明示范工地6个;8个工程拟申报第一批省级安全明工地,极大促进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和防护水平的提高。
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监督管理。开展建筑起重机械登记备案管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组织开展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告知、产权登记和使用备案工作。安装告知已全面开展,有效规范了起重机械拆装队伍管理;办理78家产权单位各类设备54台,有效规范了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市常继续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验工作,检验各类机械设备862台,针对设备下发整改通知书298份,查出各类284余条;拆除6部,停工整改3部。组织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专项安全检查。6月日-5日,检查市区各类设备24台,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64份,责令4台存在较大安全隐
患的设备停工整改。专项检查摸清了建筑起重机械的基本状况,促进了登记备案工作的开展,规范了我市建筑起重设备管理。
强监督,实行警示约谈。强对有关参建单位的行为监督,采取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实行警示约谈。每年均有家外盛外市企业和几十名有关人员被约谈,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开展了建筑工程阶段和综合安全评价制度。从工程施工到基储主体和竣工,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进行阶段和综合安全评价。将工程参建主体行为纳入了工程监督,对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强对监理的监督考核。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住建厅《关于强监理单位的意见》,市住建局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对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义务、具体监督任务进行了具体要求,并制定了量化考核办法,对监理单位和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行为进行考核,在日常监管、明工地创建及组织的安全大检查等工作中,将安全监理作为必查内容,监理单位和人员安全监理水平明显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在检查和督查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第三方监督作用,对现场存在问题的,在追究施工单位责任的同时,还追究监理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使监理单位在日常工程监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经过积极努力,上半年,全市杜绝了人员死亡事故的发生,轻重伤事故明显下降;全市整体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整体管理水平持续稳定提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在建筑安全生产和明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在工作中还存在许问题和不足,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和明施工方面与省主管部门和兄弟市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将以此次省建筑安全生产检查和省级安全明工地复查验收为契机,进一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实现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为我市建筑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22年工地安全月活动总结_工地安全个人总结报告篇2按照件《关于开展2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委高度重视,成立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和制定了活动方案,结合我县建筑业实际,开展了形式样的活动,狠抓宣传活动,着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突出重点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6月2日,我委在县城主城区主街道自行组织安排“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向社会赠送安全生产教育宣传料。我委积极组织参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整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级单位,充分利用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培训、开会、现场等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建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建筑行业系统内掀起了一个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的热潮,真正营造了一个良好学习安全知识的社会氛围,提高了全民的建筑安全生产意识。
2、强施工现场安全明管理,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施工现场是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杜绝现场安全隐患,提高个人防范能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我委根据施工现场专项治理的重点,采取巡查、“回头看”等检查方式,对可能会引起施工坍塌、脚手架、深基坑、塔吊、施工用电、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等重大危险源、重点监控、重点检查,各企业也紧紧围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整改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护有了一定的改善。我委在抓现场管理整治的同时,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差、安全隐患的企业及工地进行重点检查整改,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明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积极申报市“标化”工地创建活动,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明标准化管理。为切实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鼓励各施工企业积极申报争创盛市级标化工地,以创建市“标化”工地为抓手,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整治,进一步细化明工地创建措施。各申报企业对在建工程均按JGJ**9-99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明管理。对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均按“四不放过”原则落实整改。推动施工企业整体现场安全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