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27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复杂的疫情形势,县十二届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干部群,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回望过去五年:
——最令人鼓舞的是,提前一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4463户5675人全部脱贫,4个贫困乡镇和6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我们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令人振奋的是,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实现双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决策、精准调度,2万南涧人民风雨同舟、志成城,全县至今保持零疑似、零确诊的“双零”战果。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新业态、新产业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超5亿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最令人自豪的是,综合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境内路通车里程达3538里。大临铁路、南景高速路(南涧段)实现通车,大南、宾南高速快推进,南云高速建设全面启动,大临铁路小湾东站开通运营,南涧彻底告别了无铁路、无高速路的历史,跨入了大理、普洱、临沧“小时经济圈”。
——最令人骄傲的是,示范创建工作走在全州前列。成功创建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旅游扶贫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美丽县城、省级明城市和平安县城创建成果丰硕,群心底溢满获得感、幸福感。
——最令人欣慰的是,人民群生活幸福美满。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预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585元、26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6年的3.5:缩小至3.28:。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州首位。移动支付、线上交易、远程医疗等场景创新让生活便捷、美好。
五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要,跨越赶超新动能得到有效积蓄。我们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2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7763万元,是26年的.75倍,年均增长8.2%;一般共预算收入3989万元,是26年的.34倍,年均增长6.5%;一般共预算支出62595万元,是26年的.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776万元,是2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4.58%;社会消品零售总额375万元,是26年的.52倍,年均增长8.36%;实现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63399万元、7682万元,分别是26年的.29倍、.8倍,年均分别增长5.32%、3.9%。
(二)强力攻坚克难,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我们精准施策,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6.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73个。建成2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77户2988人“挪穷窝”“拔穷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7万户、住房质量提升.3万户,农村静态危房全面消除。发放产业扶贫专项贷款9.49亿元,中长效产业覆盖全部贫困人口。教育、医疗、就业等帮扶政策落实到位。清华大学对口帮扶、沪滇协作成果丰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位居全省前列。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河湖“清四乱”“两违”建筑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取得实效。“森林南涧”建设深入推进,完成造林绿化.5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9%,3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44亿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化解政府存量债务6.55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紧扣结构调整,产业层次规模得到较大提升。我们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三次产业结构和布局持续优化。粮食种植面积总体稳定,粮食总产量达.万吨。高原特色农业巩固提升,茶产业成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全县茶园面积2.9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46%,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称。“一片烟、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一棵药”等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累计实现烟农收入.56亿元,泡核桃面积发展到8万亩,肉牛养殖规模达5.9万头,无量山乌骨鸡养殖规模达32万羽,种植中药3.33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34个,获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3个。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户,和维茶业等6户企业产值突破亿元。旅产业快发展,无量山樱花谷、无量药谷和无量山藏茶谷旅游区建设快推进,累计接待游客959万人次。南涧县被列为“全省人网红旅游目的地”,无量山樱花谷被评为“中国最佳网红目的地”。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行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值达4.86亿元,是26年的.95倍,年均增长9.2%。
(四)突出投资增效,项目建设实现提速提质。我们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先后引进和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2亿元,完成村组路提级改造957里,村组路硬化34里、砂石路493里,实施农村路安防工程68里,自然村通路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累计投资.34亿元快水网建设,先后实施汉江河水库、石洞寺水库、拥政水库等骨干水源项目,实现全县蓄水量翻一番。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73件,解决6.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快能源网和互联网建设,行政村光缆通达率、光网和4G网络覆盖率达%,县城和乡镇驻地5G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个项目获批专项债2.2亿元,弥补了高速路、城乡供水、停车场、医院等项目建设的资金短板。强化招商项目推介和落地,成立北京、上海、昆明、大理招商引资工作联络站。广东易事特、天上人间等一批实力企业入驻南涧。“生态茶基地”“工业大麻”等29个项目落户南涧,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56.5亿元。
(五)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做精县城、做优乡镇、做美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快。县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484户,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8套。新建9个共停车场,累计新增停车位2899个。建成凤凰大桥、田园风光观景栈道、“双凤朝阳”雕塑广场、滨河生态景观绿化带等景观景点,59个街头绿地、“口袋园”让群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城乡裸露垃圾基本消除,新建及改造达标厕72座、洗手台37个,净餐馆达标率、共场所消毒覆盖率均达%,建成全省一流星级农贸市场。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8亿元。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强,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创建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历史化名村和省级美丽乡村32个。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累计建成农村厕97座、户厕2.6万座。8个乡镇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明乡镇、卫生乡镇。
(六)聚焦民生保障,人民群福祉不断增强。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95亿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教育发展资金26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25个,新建、扩建、固校舍6.62万平方米。全县高考一本上线率提高7.65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提高6.22个百分点。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教学成效明显,南涧一中、南涧民中创建为省一级三等普通高中。累计投入卫生健康事业资金6亿元。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快推进,县中医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和县血防站、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业务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一平台七中心”“五大救治中心”建设扎实推进,3个县级立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9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发放各类救灾救助资金3.78亿元。建成各类养老机构设施22个。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跳菜传承展示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村(社区)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建各类体育场地324块、健身路径97条、健身步道3里,基本形成城乡5分钟健身圈。宝华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化艺术之乡,郎回营被评为省级历史化名村。
(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42项重点事项改革全面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38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网上大厅,24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累计完成共资源交易73项,交易金额36.46亿元。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教育改革顺利启动。医保资金总额打包付方式获批实施。殡葬改革落地见效,8个乡镇益性墓建成投入使用。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县城投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正在形成。县农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护路、保洁等管护机制,在全州率先实现村庄保洁员全覆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获得农业农村部表彰。
(八)狠抓自身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得到提升。我们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大理之问”推动“南涧之变”大讨论活动,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七五”普法圆满完成,“八五”普法全面启动。小湾岔江、拥翠旧马街创建为全国民主法治村。平安南涧建设不断深化,扫黑除恶由专项斗争向常态化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3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2家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南涧镇创建为全国明村镇。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68件、政协提案564件。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成效明显,圆满完成支援陇川抗疫、漾濞“5·2”地震应急抢险救援任务。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发展。宗教事务平稳和顺。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统计调查、审计、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气象、供销、机关事务、县志、新闻、老干老龄、退役军人等工作得到强,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慈善、工商联等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刚刚过去的22年,我们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南部弥南农旅结合”现场办会精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稳健。预计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共预算收入增长5.4%,一般共预算支出增长.4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值增长4%,社会消品零售总额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8.57%。
(二)产业发展协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27:46。无量山乌骨鸡被确定为云南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支持对象,“南涧绿茶”等4个品牌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扎实推进企业纾困帮扶,3户企业实现升规,户企业完成升限。无量山樱花谷景区市场化步伐快,成功举办“樱为爱茶·云上听花”系列活动,樱花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2人次。
(三)项目推进有力。实施47个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团山至县城一级路、天恒国际房地产等36个项目完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生鲜果蔬冷链物流等62个项目快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干热河谷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澜沧江孔雀渡国际野钓目的地等49个项目前期有序推进。
(四)乡村振兴深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郎镇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西山村、白云村、山花村3个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完成建设,乐秋米家禄乡村振兴示范村红兴集市开街。实施宝华杨梅树、拥翠凤凰山等8个古茶树保护项目,建成郎桂花箐等5个茶旅融合体验式初制所,无量山茶旅融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扎实开展。
(五)发展环境优化。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标准,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举报问题全部办结。招商引资强势推进,储备招商引资项目57个,招商在库企业35户,预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48.2亿元,增长9.55%。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县在册各类市场主体.38万户。
(六)社会保障惠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考一本上线73人,南涧一中德育案例获国家级认定。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7.69万剂次。核酸日单检量可达3人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人,发放贷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56户.亿元。8926户8335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供养保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县领导班子接续奋斗、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南涧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原则,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首要任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始终把务实高效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推动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必须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最大责任,解决好事关群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发展有温度,让幸福有质感。必须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根本准则,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对疫情形势给下步发展带来的诸不确定性,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较弱。三产比例结构不合理,综合实力弱,缺乏产业支撑;财源培植渠道单一,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政府性债务偿债压力较大;小康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较。产业发展滞后。传统产业转型困难,新兴产业支撑不足,未来产业布局滞后;产业链短、产业融合层次低;工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不畅,优惠政策、激励政策不完善,服务保障不到位,签约项目落地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重大项目谋划不够,项目前期工作抓得不实不细,要保障服务不到位;固定资产投资过度依赖高速路、铁路,本级项目谋划不足,增速逐年放缓,投资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下降。高质量发展意识不强。干部发展思路不开阔,超前谋划工作不到位,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主动出击的劲头。干部作风不实。工作要求标准不高,时效性差,少数干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过分强调客观,过分惧怕困难,“慢、绵、躲、推、拖、滑、抢、浮”作风顽疾禁而不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切实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2345”工作思路,按照“旅引领、三产融合、业叠、绿色发展、健康生活”的产业发展思路,快建设“绿色茶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县”,推动南涧高质量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五年,县十三届人民政府的奋斗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以上;一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值年均增长%以上;社会消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等、不停、不看,切实抓好落实。
(一)坚持创新驱动,快转型发展,推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焦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的目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快布局,构建具有南涧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围绕云南省“三张牌”战略和“绿色茶区、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定位,抢抓“绿色转型”机遇,以“24”百十亿级重点产业集群为核心,实施“一二三”行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快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经济和数字赋能重大项目个以上,企业上云突破2家。坚定“强投资”战略不动摇,全力推动交通、水利、能源、息、物流、新基建、城市新等重大项目建设。毫不动摇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招引一批与南涧发展定位契合度高、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6%以上。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把南涧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