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出(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第十三届乡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沉着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下,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乡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抓好动态管理和政策落实,持续深入开展“自强、诚、感恩”主题活动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进一步激发群内生动力,不断巩固扶贫成果,提升群满意度,让每一个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累计争取援滇及各类项目资金23万元,开发村级益性岗位6个,发放产业帮扶补助资金97.74万元,兑补危房改造资金559.96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7年的.6%降至22年的.%,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顺利通过脱贫攻坚省级验收及国家普查。22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557元,较27年的7946元增7元,增长89.49%。
——五年来,我们保持产业发展力度不减,农业发展稳中提质,粮豆种植面积3.9万亩,总产量45.4吨,茶叶种植面积.9万亩,可采摘万亩,总产量425吨,完成有机茶园转换认证5.22万亩;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预计达4.3亿元,较27年的.89亿元增2.24亿元,增长8.52%;南糯山村和帕沙村分别荣获农业农村部第八批、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南糯山村获评农业农村部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生态旅游业逐步壮大,立足全乡实际,聚焦古茶园、村寨、厂房旧址等可开发建设资源,不断提升南糯山人工栽培型茶王树片区配套设施建设,引进民间资本近3万元打造以生态观光、休闲养生为主的半山酒店,争取沪滇、“一县一业”“世界旅游名城”资金近8万元,实施了黑龙潭湖民族生态旅游项目、勐海茶厂南糯山分厂修缮等旅游新业态,完成观景平台5座、旅游厕所2座、健身步道2千米,乡村旅游设施和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来,我们坚持惠民利民,人民群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不断完善社保体系,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开展救灾救济和各类保障性补贴发放工作;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保持在95%以上;累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82户3536.8万元,贷扶补4户523万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恢复九年一贯制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化乡卫生院综合改革,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疾病预防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生命健康,共录入完成居民健康档案677份,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34%。推动体事业繁荣发展,开展新时代明实践活动,做好民族化、非遗化的保护和传承,共有3名传承人在哈尼民歌、哈尼服饰制作、哈尼乐器制作、哈尼传统习俗、哈尼龙巴门五个方面分别获得省、州、县非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成立格朗和乡红十字会,工青妇、消防、统战、征兵、应急救援、金融保险等工作取得新成效。顺丰、邮政等物流实现“快递进村”。
——五年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森林资源管护扎实推进,查处违法涉林行政案件53起,收处罚金52.27万元,累计植树72.5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4832.7亩,森林覆盖率达66.87%,帕真村荣获22年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称。认真执行乡、村、组三级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河(湖)长制”责任全面压实。常态化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积极引导秸秆元化综合利用,重点餐饮服务单位管控实现全覆盖,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全乡区域内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举全乡之力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和农村厕所革命,严格执行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次大扫除和“红黑板”制度,争取上级水泥补助余吨,新建洗手亭3个,洗手设施246个,垃圾处理设施5个,集中开展清理3392次,清理垃圾328余吨,累计完成户厕改造858座、新建厕座,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南糯山村和帕沙村分别申报成功22年西双版纳州和勐海县“美丽乡村”。完成南糯山村庄规划编制,启动帕沙、帕真、苏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年来,我们坚持基层治理与平安建设互促共进,全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严格执行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和措施,持续压实五级网格责任,发挥4个固定卡点和个流动卡点作用,组织干部群轮流值守,群防群控机制全面构建。全力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快构建疫屏障,接种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7—79岁、8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合力强边固防,共选派5批24人次支援布朗山抵边村寨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选派2批8人次支援布朗山构筑物理隔离设施;选派2批2人次党员突击队支援打洛堵卡点,为全县抗疫作出贡献。大力强社会治理,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纠纷早化解”的治安新格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件,化解成功率%。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缉枪治爆、打击跨境违法犯罪、“黄赌毒”、命案防控、打击走私护私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抓获吸毒人员358人,缴获毒品净重共58.94千克;刑事打击非法持有枪支案件8起,累计收缴各类枪支38支;查获走私案件42起,查获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人员3人,偷越(国)边境人员24人,遣返缅甸籍“三非”人员356人,切实守住群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开展明村、明户和明家庭等创建活动。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强本领、提效能、转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西双版纳现场办会、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勐海现场办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学习教育,增强把握全局、服务发展的能力。抓好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学党史办实事”,制定民生实事计划清单6条,共为群办实事解难题344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三”经从27年的23.46万元下降到22年的2.6万元,下降48.7%。自觉接受乡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梳理布权责清单89项,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9余件,限时办结率达%,依法行政和正执法水平有效提升。
各位代表,5年的砥砺奋进,充分展现了格朗和乡各族干部群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乡上下团结拼搏的巨大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乡广大人民群及所有关心支持格朗和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乡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又在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共服务比较薄弱,建设与治理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二是人才匮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还未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三是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生态环保、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禁毒维稳等任务仍然繁重,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四是干部的作风、能力、工作效率与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差距,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危机意识、争创意识、机遇意识、担当意识不强,发展的责任需要进一步压实。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攻坚克难,务求取得新的突破,决不辜负全乡各族人民群的任和重托。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未来5年,新一届政府肩负着与全县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进入速演变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局面,但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发展同样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一是省委、省政府西双版纳现场办会提出要建成高水平“一城两区”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二是州委、州政府勐海现场办会提出要全力建设“三个示范县”的目标定位,有助于进一步快发展动能。三是农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之西双版纳州航线的开通、中老铁路的开通以及大滇西旅游环线等高速路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未来5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紧紧围绕建设“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和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两张名片为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好格朗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