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工作总结(金融办)
28年工作总结(金融办)
2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大和国家宏观贷政策收紧的不利局面,我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稳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深化实施“XX”发展战略,以构建“XX”立体化金融支撑体系为核心,全力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按预期目标任务推进。贷增速保持高位增长,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突破,“产业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保险市场平稳较快发展,截止28年X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X亿元,同比增长X%,存贷比X%,较年初提高X个百分点,预计年末贷款余额X亿元、同比增长X%,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聚力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歼灭战,有效维护了全市金融稳定。深入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电视、网络、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政务博、传单渠道常态化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群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切实提高。充分发挥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室职能,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靠实工作责任,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强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监管,有效强小额贷款司监管,深入开展处非专项检查、交易类场所摸底排查活动,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强力推进金融扶贫,金融对脱贫攻坚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薄弱环节融资难题有效缓解。以创新求发展,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落实差别化监管政策,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金融服务向“三农”等薄弱环节流动。截止目前,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X亿元、累计发放X亿元;通过X金融服务司增为X家经营主体发放贷款X亿元,累计为X家经营主体发放贷款X亿;小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开展业务X笔、X亿元,累计开展业务X笔、X亿元。截止目前,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6.9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小企业贷款余额X亿元,金融对“三农”、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二是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工作积极有效推进。强化与省金控对接,依托X金融服务司在全省率先组建成立“金控X担保司”,注册资本X亿元,积极推进“产业贷”工作。司已与市内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全市发放“产业贷”X笔、X亿元,“产业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争取政策银行优惠资金助推脱贫攻坚。市农发行棚户区改造贷款在各县区全面推开,X区X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X县X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司X万扶贫过桥贷款已经省分行审批待投放。国开行向我市发放棚户区改造等长期贷款X亿元。四是中央定点帮扶金融单位帮扶力度显著大。强与中央定点帮扶金融单位沟通汇报,XX集团主要负责人两赴我市对接帮扶工作,承诺每年给予X县X万的资金支持,并在专业人才、农业保险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三)全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举办全市资本市场培训会,各县区有关单位、企业近人参培训,切实提升了我市领导干部和企业的资本市场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组织期货司与果农对接,开展试点,充分发挥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强化后备企业培育,做好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工作,优化完善重点企业推荐机制,推动我市企业上市融资。XX有限司在新三板挂牌,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突破。截止目前,全市共有XX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托管挂牌,今年新增挂牌企业X家、融资X亿元,累计融资X亿元。
(四)着力推进保险业发展,风险保障功能日益凸显。出台配套政策,强化制度保障,与省、市保险司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开发适合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保险产品,积极推动中药产值、茶树种植及茶叶低温气象指数、花椒产值、油橄榄种植等保险,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建立“两保一孤”贫困人口医疗保险体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全方位的医疗风险保障。今年以来,实现保收入X亿元,保险保障程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