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分享会上的心得体会

2025-10-09 17:30:03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盟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相聚在书香之中,共同分享思想的火花。刚才聆听了几位盟友的发言,深受启发,让我对这次读书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今天,我想围绕《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和《习近平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读本》这两部著作,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浅谈几点个人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与反思,希望能与各位盟友交流、共勉。

坦白说,在最初捧起这两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带着一丝惯性思维的。作为一名党外知识分子,我曾下意识地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更多是针对中共党员干部的要求,而XX的发展蓝图虽然宏伟,似乎与我个人的具体工作隔着一层距离。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磅礴力量,像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宏大的时代叙事,更穿透了日常工作的迷雾,直抵我的内心深处,引发了我对自身定位和责任的重新审视。

一、学而知敬畏:在“学规定”中重塑自我认知,校准思想的“定盘星”

“学规定”,我想,学的不仅是白纸黑字的条款,更是一种内心的准则和敬畏。在阅读《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句话,如警钟长鸣,反复在我耳边回响。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作风”理解为一种工作态度或行为习惯,但书中将其提升到了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兴衰的政治高度。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优良的作风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某个特定群体的专属标签,而是每一位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社会成员,都应当追求和涵养的内在品质。

作为一名民盟盟员,我们虽然身在党外,但我们的事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的言行举止,同样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反复强调的“严”字,对我触动很大。这种“严”,不是苛刻的束缚,而是一种源于高度自觉的自我要求,是一种对事业、对人民、对历史的深沉责任感。它让我反思,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也时刻保持着这份“严”的标准?在面对专业领域的挑战时,我是否做到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与人交往合作中,我是否坚守了诚信友善、公道正派的原则?在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时,我是否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这种反思,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转变为一个参与者的视角。我意识到,“学规定”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遵守,更是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要求我们党外知识分子,同样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筑牢思想防线。这道防线,不仅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和侵蚀,更能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看齐”,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思想基础。学规定,让我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敬畏感,也为我的人生航船校准了思想的“定盘星”。

二、思而悟担当:在“强作风”中探寻时代坐标,找到行动的“发力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读书分享会上的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097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