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加“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警示教育月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

2025-09-24 17:50:06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近期,我深入参加了XX局组织的“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特别是8月26日召开的保密警示教育大会,使我深受触动和警醒。会议集中观看了发人深省的保密警示教育片,局领导的讲话更是语重心长、字字千钧,为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在新形势下做好保密工作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通过此次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对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履行好保密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案为鉴绷紧保密之弦

保密工作无小事,一字一句总关情,一举一动系安全。过去,我虽然也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但有时会不自觉地认为泄密离自己很遥远,存在一定的麻痹思想。然而,8月26日警示教育大会上播放的典型案例,如同一剂猛药,彻底清除了我思想上的“侥幸尘埃”。这些案例情节并非多么曲折离奇,反而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警示片中披露,2025年国家安全部门通报了数起典型案件,其中既有某机关保洁人员,利用无人看管的间隙,长期窃取办公废纸中的涉密信息并出售给境外情报机构;也有某科研单位助理,为蝇头小利,将涉密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加密通讯软件告知境外人员;更有甚者,某单位干部将涉密文件违规带回家中,被家人无意中拍摄并发布到社交媒体,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表明,泄密风险无处不在,保密防线任何一个环节的松动,都可能导致“一失万无”的颠覆性后果。

局领导在讲话中强调,必须坚决杜绝“捷径心理、自恕心理、鸵鸟心理”,可谓一针见血。反思这些案例的当事人,无一不是在这些错误心理的支配下一步步滑向深渊。有的为了图方便,违规在涉密内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这是“捷径心理”;有的认为“就这一次,不会那么巧”,对自己的违规操作心存侥幸,这是“自恕心理”;有的明知存在风险隐患,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认为只要自己不主动泄密就没事,这是“鸵鸟心理”。这些心理误区是保密工作的大敌,必须时时自省、处处警惕,从思想根源上铲除滋生泄密风险的土壤。

二、聚焦关键环节,靶向施策筑牢责任防线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参加“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警示教育月活动的心得体会(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95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